笔趣阁

笔趣阁>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120130(第5页)

120130(第5页)

“去死吧!”

王奔狞笑着高举长槊。

千钧一发之际,霍去病突然抓起地上一把沙土扬向王贲面门。守将本能闭眼,再睁眼时,一截刀尖已至胸前!

“噗嗤!”

破虏刀贯穿铁甲,自王奔后背透出。守将不可置信地低头,看着没入胸膛的刀锋。霍去病手腕一拧,刀身在血肉中旋转半圈,猛地抽出。

王奔轰然跪地,长槊当啷落地。他张了张嘴,涌出的却是大股鲜血。

霍去病染血的面容在暮色中如修罗般森冷。他甩了甩刀上血珠,转头望向呆若木鸡的守军:

“还有谁?”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劈在城头。不知是谁先扔下兵器,转眼间城墙上响起一片兵刃坠地的声响。残阳如血,照在少年将军傲然挺立的身影上,那束红绳发带仍在风中烈烈飞扬。

“降者不杀!”

守军呆住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将军——年轻得像个少年,眼神却锐利如鹰;身形不算魁梧,可那柄刀竟能劈铁裂甲!

当最后一缕夕阳沉入地平线时,临潼关的城楼上已经换上了松阳县的旗帜。霍去病靠在箭垛边喘着粗气,刀上的血迹正缓缓滴落。

大头一瘸一拐地走来,手里捧着个水囊:“将军,喝水”

少年将军接过水囊,突然发现大头的左耳不见了,血糊了半边脸。

“疼吗?”

他轻声问。

“这多比饿肚子强多了。”大头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笑容,“再说耳朵要他也没有用。”

霍去病喉头一哽。他想起自己十七岁初上战场时,舅舅卫青说过的话:“为将

者,肩上扛的不是功名,是人命。”

沿街的店铺门窗紧闭,只从窗棂缝隙间透出几缕颤抖的烛光。卖豆腐的老张头缩在柜台后,死死捂住小孙子的嘴,听着外面杂沓的军靴声越来越近。

“为什么突然发兵啊?这是造反吗?我们怎么办?”隔壁布庄的老板娘哆嗦着压低声音。

突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在街口停下。老张头从门缝里窥见一队士兵举着火把列队而立,火光映照下,一个束着红绳的年轻将军翻身下马,铁甲上的血渍还未干透。

“父老乡亲们——”

少年清越的嗓音穿透暮色。霍去病解下染血的披风,随手抛给亲兵,露出腰间那柄泛着寒光的宝刀。

街角的阴影里,几个胆大的后生悄悄探出头来。

“我霍去病今日取关,只为诛杀暴吏,绝不伤及无辜!”他忽然提高声调,惊得躲在米缸里的孩童一哆嗦。少年将军似有所觉,转头对亲兵低语几句。不多时,几个士卒扛着粮袋挨家挨户分发。

“将军有令,趁乱奸淫掳掠者斩!毁人屋舍者斩!擅取民财者斩!”传令兵洪亮的声音在街巷间回荡。

老张头颤巍巍推开条门缝,正撞上霍去病扫视全城的目光。那眼神锐利如刀,却在看见百姓时倏然软化。

“都听见了?”茶楼二楼,私塾先生攥着戒尺的手微微发抖,“他说要开仓放粮”话音未落,街上突然爆发出欢呼。原来几个少年兵正帮着老妇人拾起翻倒的菜筐,领头的赫然是白日里最凶悍的那个亲兵,此刻却红着脸接过老太太硬塞的鸡蛋。

霍去病站在临潼关的城楼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大头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左耳已经包扎好了,但纱布上还渗着血。

“将军,伤亡统计出来了。”他递上一张纸,“阵亡三十七人,重伤六十八人,轻伤二百余人。”

霍去病接过纸,借着火把的光看了很久。这些名字,有些他记得,有些他甚至没来得及认识。

“明天一早,”他声音沙哑,“派人把阵亡将士的遗物送回家乡,每人抚恤二十两银子。”

大头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又问:“将军,我们接下来去哪?”

霍去病望向松阳县的方向:“先守住临潼关,再夺剩下四城”他顿了顿,“不过在这之前,得先把这些孩子训练成真正的士兵。”

——

这边姜戈众人在松阳县的吏房中左等右等就是没有等到霍去病。

再联想到那些士兵也没了。

姜戈的心中瞬间有了推断,恐怕是打闪电战去了。

闪电战是霍去病十七岁创下的战法,特点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带着八百骑兵就敢杀进匈奴王庭,更别提现在有一千人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