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140150(第1页)

140150(第1页)

第141章李白来啦

东吴宴席之上,觥筹交错,丝竹盈耳。孙权高踞主位,举杯环视群臣,目光最终落在周瑜身上,含笑问道:“公瑾,近日松阳县如何?”

周瑜执爵的手微微一顿,玉白的指节在琉璃盏映衬下更显分明。他今日身着绛紫锦袍,金线绣成的云纹在烛光下流转,却掩不住眉宇间那一缕郁色。

这些时日,诸葛亮步步先机,将他这位江东都督的锋芒压得黯淡无光。

此刻主公问起松阳县务,更勾起他心中块垒——那本该是他大展宏图之地,如今却

“主公垂询,瑜惭愧。”周瑜仰首饮尽杯中酒,琥珀色的酒液在他唇边留下一道酒渍。

席间熏香袅袅,周瑜却觉得胸中憋闷。

比起周瑜的郁闷,隗顺的日子好多了,他每次发工资都会偷偷买些胡椒粉、精盐、红糖这类好出手的东西。

这次领工资后也不例外。

月色初上,隗顺便换了身半旧的灰布衣裳,用头巾将脸面遮去大半,揣着那包换了包裹的红糖,熟门熟路地拐进城西黑市。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那包红糖便换了主,而隗顺的怀里则多了一袋沉甸甸的金锭子。

他揣着金子快步往家赶,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几分凉意。途经一片荒僻的松林时,隗顺的脚步却不自觉地慢了下来——林子的深处,是他当年冒死埋葬岳飞的地方。

月光透过松枝洒下斑驳的光影,恰好照亮了那块毫不起眼的土丘。

隗顺的手无意间触到怀中那袋尚带体温

的金锭,忽然觉得那金子烫得灼人。他怔怔地望着那片荒芜的坟,连块碑都没有,脸上渐渐烧了起来。

想他隗顺不过一个区区狱卒,若非壮着胆子葬了岳将军,如今史书上哪会有他半个字的记载?

可真正的大英雄正躺在哪里无人问津。

——

而大糖这边尉迟敬德与秦叔宝风尘仆仆地踏入大殿时,见到的便是这般景象。

李世民正抱着襁褓中的幼子李治,在铺着绒毯的殿中缓缓踱步。夕阳透过窗洒进来,为天子的龙袍镀上一层金边。他低垂着眼眸,指尖轻轻拂过婴儿娇嫩的面颊,声音温柔得近乎呢喃:

“雉奴要记着,长大以后定要远离姓武的女子…千万远离,莫要叫她们近身…”

婴儿睁着懵懂清澈的双眼,方才喝饱了奶水,粉嫩的小嘴还泛着水光。他似是觉得有趣,咿呀着吐出一个圆润的奶泡泡,正好沾在天子的指尖上。

尉迟敬德与秦叔宝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陛下说大唐未来可以改变,没想到是用这样的方式。

李世民这才察觉二人到来,抬首时眼底闪过一丝恍惚,随即恢复了往日的清明。他小心地将婴儿交给乳母,转身时袍袖轻摆。

“二位爱卿辛苦了。”他的目光掠过,“且与朕说说松阳县之事。”

——

杜甫背着沉甸甸的行囊,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时,夕阳正好斜斜地照进院子里。妻子种的土豆已经破土而出,嫩绿的芽尖沾着傍晚的露水,在余晖中透出勃勃生机。他蹲下身轻轻摸了摸那柔嫩的叶片,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

草堂炊烟袅袅,杨氏正于灶间忙碌。釜中大米饭蒸腾着诱人的香气,夹杂米香清甜。案板上置着一碟切得极薄的腊肉,脂油晶莹如琥珀,旁边还堆着刚采来的荠菜,嫩绿可喜。

两个稚子围在灶台边,眼睛直勾勾盯着那碟腊肉。年幼的宗文悄悄扯了扯母亲的衣角:“阿娘,能先尝一片么?就一片”宗武也凑过来,小鼻子不住地抽动:“闻着真香啊,比昨日邻家送的炊饼还要香呢。”

杨氏笑着摇头,手中锅铲轻翻:“等你们爹爹回来一同用饭。”她见孩子们馋得可怜,终是心软,拈起两片腊肉递过去:“小心烫着。”

恰此时,柴门吱呀作响,杜甫的身影出现在暮色中。宗武立刻举着那片舍不得吃完的腊肉奔过去:“爹爹快看!今日有肉!”

杨氏闻声从里屋走出,裙裾窸窣,眼里带着温柔的光。孩子们像雀儿般扑过来,围着他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杜甫小心地卸下包袱,在孩子们的簇拥下解开系扣。先是几包用油纸裹得严实的种子,他特意挑了耐寒的菜种,适合在蜀地种植。接着是两封雪白的精盐和糖霜,杨氏轻轻“呀”了一声,这样的精细物件在市面上可不常见。

最让孩子们雀跃的是那包饴糖,晶莹的糖块在纸包裡哗啦啦响。杜甫给每人分了一小块,看他们小心翼翼地含在嘴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他又取出个小小的铁匣,示范着按下机关,“咔嗒”一声窜出蓝莹莹的火苗,惊得杨氏向后微倾,又忍不住凑近细看。还有包胡椒,他特意碾碎了些许,撒在妻子掌心,熟悉的辛香顿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杨氏细细问着每样物事的名称,指尖轻抚过种子饱满的外壳。杜甫耐心解释着,目光却不时飘向窗外那片新绿的土豆地——也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尝到自己种出的新作物了。

暮色渐浓,草堂内灯火温馨。一家人围坐在榆木桌旁,当中摆着满满一陶盆米饭——那是用现代稻种产出的白米蒸成,粒粒饱满晶莹,散着诱人的香气,远比唐代常吃的粟饭更加洁白软糯。

杨氏为每人盛了满满一碗。宗文迫不及待地扒了一大口,米粒松软弹牙,不由睁大了眼睛:“这饭好香!比往日吃的更甜更糯!”宗武忙着夹起一片腊肉盖在饭上,油脂瞬间渗入雪白的米粒中。

杜甫望着眼前这番景象,眼中泛起温柔。他细细咀嚼着这异常软糯的米饭,不禁感叹:“这般好米,若是天下百姓皆能享用,该有多好。”说着又给两个孩子各添了一勺饭。

杨氏含笑看着爷仨,轻声道:“灶上还蒸着呢,管够。”烛光跃动在她眼底,将这一桌简单的饭菜照得格外温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