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登基大典
当晨光刺破云层,带来光明。
今日的皇宫,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昔的气息,不是节日的喧闹,而是一种沉静而磅礴的期待。
宫阙肃穆,旌旗在微风中舒卷,上面绣着的并非传统的龙纹,而是一种全新的图腾——凤凰展翼,其羽翎盘绕过威严的龙身,凤首高昂,龙首微垂,形成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凤压龙”意象。
这意象简约,却胜过万语千言,宣告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与一个崭新纪元的开始。
更是一个象征。
登基大典,摒弃了前朝沿袭数百年的繁文缛节与奢靡铺张。没有绵延数里的仪仗,没有倾尽府库的珍宝陈列,唯有殿前广场上,肃然林立的文武百官,以及经过严格筛选、代表各阶层的观礼民众。
纯白玉的阶石被清洗得一尘不染,映照着初升的朝阳,仿佛自身也在发光。
广场四周,新栽的松柏苍翠欲滴,寓意着新朝的生机与长存。
这些被允许观礼的百姓,既有德高望重的乡绅,也有衣衫虽旧却浆洗得干净的农户,还有眼神中透着精明的商贾,以及一些身着儒衫的学子。
他们屏息静气,带着几分敬畏,几分好奇,等待着那位终结乱世、即将登临大宝的新君。
吉时已至,钟鼓齐鸣,声浪庄重而恢弘,不疾不徐,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宫门洞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仪仗侍卫,随后,一个身影缓步而出。
玄黑为底、赤红镶边的帝王冕服,衬出来者略显纤细却异常挺拔的身形。冕服之上,金色的凤凰图腾翱翔盘旋,占据了绝对的主导,龙纹则化为谦卑的点缀与陪衬,紧紧围绕于凤翼之下。
她未戴传统帝王那般沉重繁复的十二旒冕冠,而是选择了一顶更为简约、却同样威严的凤翼金冠,流苏垂落,却遮不住她清晰展露的容颜——眉宇间带着不容置疑的英气与威严,双眸清澈而坚定,那分明是一张女子的面容!
一瞬间,广场上那原本沉静的期待,如同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骤然掀起了无形的波澜。
“女子?”
一个压抑不住的惊呼从百姓人群中漏出,随即被旁边的人死死拉住。但窃窃私语已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
“是……是个女人?!”
“天哪……新帝竟是女帝?”
“这……这合乎礼法吗?自古哪有女子为帝的先例?”
“凤压龙…原来如此!这图腾早就告诉我们了!”
“是她终结了乱世?一个女子?”
惊愕、难以置信、茫然、甚至一丝本能的抵触,在无数张脸上闪过。
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这一刻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一些老学究模样的人捻着胡须的手僵在半空,眉头紧锁。但也有许多人,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战乱流离、只求安稳日子的普通百姓,在最初的震惊后,眼中更多的是探究与思索。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记得,是这位新帝终结了暴君,让他们得以休养生息。
姜戈仿佛没有听到那细微的骚动,她的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节点上,身后是漫长的黑夜与纷争,前方是亟待开创的黎明。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那目光中蕴含的力量,奇异地让一些骚动渐渐平息下来。
她的身影完全出现在高阶之巅,阳光洒在她身上,玄衣上的金凤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让她整个人如同笼罩在一团神圣的光晕之中。
那“凤压龙”的图腾,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她走到御座前,并未立刻坐下,而是转身,面向她的臣民,她的天下。
诸葛亮与白起,立于文武百官之首,神色肃穆,微微颔首,目光中充满了毫无保留的认可与支持。
在他们身后,霍去病、周瑜、赵匡胤、杜甫、尉迟敬德、秦叔宝、郑和……那些早已名震天下的能臣猛将,此刻都躬身肃立,姿态恭敬。连他们都如此臣服,百姓心中的疑虑,不由得又消散了几分。
司礼官高唱仪式流程,声音洪亮,试图压下最后一丝残余的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