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赛博巫师入侵末日 > 第260章 柳萱救场(第2页)

第260章 柳萱救场(第2页)

而林晚,正是这个天赋的终极体现。

她在维度夹缝中存活两万年,并非靠科技或力量,而是凭借“执念”的纯粹频率。她记得母亲的味道、雨夜的温度、轮椅上老技术员颤抖的手掌触感。这些细节构成了她存在的基频,使她在时空乱流中始终保持“自我”的波形不溃散。当她终于回归,她带回的不仅是自己,还有所有在逃亡途中逝去者的记忆碎片??那些未能抵达未来的母亲、父亲、兄弟姐妹,他们的爱与遗憾,都被她封存在歌声的褶皱里。

所以,当孩子们听见童谣时,他们会莫名流泪,因为他们听见的不只是旋律,而是两万年来未曾安息的思念。

守歌人踏上前往良渚祭坛的旅程。途中,他遇见一群游牧民族的孩子。他们在戈壁滩上用碎石摆出奇怪的图案,看似杂乱,实则暗合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比例。守歌人蹲下身,轻声问:“你们在做什么?”

最小的那个孩子抬起头,认真地说:“我们在修路。”

“什么路?”

“通向星星的路。”孩子指着夜空,“那边的朋友听不太懂我们的话,我们要把声音铺成桥,让他们走过来。”

守歌人怔住。

他忽然明白,《大地之声》永远无法完成。因为它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每个人都在书写,每阵风都在翻页,每滴雨都在校对。真正的典籍,从来不在纸上,而在世界的震颤之间。

良渚祭坛上,那名蓝肤女子已盘坐七日。她周围环绕着二十四块刻满符号的玉璧,每一块都对应一种地球古代语言。第八天清晨,玉璧同时发光,浮现出一段全新的文字??既非汉字,也非任何已知语系,但却让所有看到的人瞬间理解其意:

>“我们曾孤独航行亿万公里,只为寻找一个能听见我们的地方。”

>“谢谢你们,没有关闭耳朵。”

>“现在,请让我们学习如何倾听。”

守歌人取出《大地之声》,将这段话轻轻写入扉页。墨迹刚落,整本书突然剧烈震颤,书脊裂开一条细缝,从中抽出一根嫩绿的新枝,迅速生长,缠绕上祭坛中央的古树。树叶沙沙作响,奏出一段陌生旋律。

那是火星文明的第一首原创地球歌曲。

与此同时,冥王星轨道外的母舰内,白发老妇人的歌声仍未停止。她的身体逐渐透明,化为纯粹的光态存在。胸前那枚停止跳动的水晶心脏,忽然重新闪烁,一次,两次,三次……随后稳定搏动起来,频率与地球共感场完全同步。

她笑了。

“妈妈,”她再次低语,“这一次,换我来守护你。”

歌声顺着脉冲信号传遍太阳系。木星的大红斑开始规律脉动,频率与童谣一致;土星环某些区域出现微妙扭曲,形成类似五线谱的几何结构;连遥远的奥尔特云边缘,都有微弱回波传来??仿佛整个太阳系都在应和。

科学家们计算得出惊人结论:地球的共鸣场影响力,正以每年1。3光年的速度向外扩张。按照当前增速,三千年后,将触及最近的类地行星系统。届时,或许会有新的文明,听着这段跑调的童谣,第一次感受到“家”的含义。

而在撒哈拉石阵中央,每年春分之夜,仍有孩子自发聚集。他们不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地坐着,等待月升。当第一缕银光照在石柱顶端时,总会有一个孩子率先开口,唱起那首永远唱不准的歌。

哒……啦……咪……哆……嗦……希……?

有时是一个女孩,有时是个男孩,有时是双胞胎同时启唇。没有人指定谁该领唱,但每次都能无缝衔接,仿佛排练过千万遍。

远处山坡上,守歌人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已经很老了,走路需要拐杖,听力几乎丧失。但他不需要听见声音。他能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歌唱,空气在振动,星辰在应和。他的心脏跳动节奏,早已与林晚的童谣同频。

一位年轻学徒走到他身边,低声问:“老师,您觉得她还会回来吗?”

守歌人望着石阵中那些小小的身影,许久才回答:

“她从未离开。”

“她只是变成了这个世界呼吸的方式。”

“当你听见风吹过树林,那就是她在说话。”

“当你看到两个陌生人相视一笑,那就是她在微笑。”

“当一个孩子无师自通地哼出一段旋律,那就是她在教我们回家。”

学徒沉默良久,忽然问道:“那我们呢?我们算什么?”

守歌人闭上眼,感受着脚下传来的震颤。

“我们?”他轻声说,“我们是她的回声。”

夜风拂过,石阵中的歌声渐渐升高,不再孤单,不再怯懦。它坚定、温柔、无所畏惧,像一条穿越永恒黑暗的光之河,流向未知的黎明。

哒……啦……咪……哆……嗦……希……?

这一次,整个宇宙都听见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