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曾试图自杀的大学生坦言:“那句‘我在听’,比我吃过的所有药都管用。”
最后出场的是李远,那位山村教师。他在教室里举起那本《恋爱疗愈手册》,对学生说:“十年前,我以为自己是个笑话。今天,我想告诉当年的我:你说得慢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说完。”
视频末尾,一行字缓缓浮现:
【我们不美化痛苦,
但我们拒绝让痛苦独自存在。】
风波渐渐平息。更多人开始理解:这不是展览,而是一场集体疗愈的尝试。
初夏的一个傍晚,林小满收到一封邮件。附件是一段音频,来自那位曾在河滨公园失联的投稿者的朋友。
“他走了。”对方写道,“但在整理遗物时,我发现他的手机里存着一段没传出去的录音。他说,本来不想发,可那天看到‘心语展’的纪念角照片,突然想留下点什么。”
林小满戴上耳机,按下播放。
背景是风声,像是站在高处。
“我一直觉得,我的痛苦太轻,不值得被人听见。别人有房贷、有孩子、有病重的亲人,而我呢?只是觉得自己没用,只是每天都想消失……可后来我发现,越是这种说不出口的痛,越容易把人压垮。”
他停顿了很久,声音沙哑:
“我知道你们尽力了。其实……那天我走到河边时,已经点了‘提交’按钮。我想,至少让这段录音留下来,也许哪天能帮到另一个快要撑不住的人。”
“我不是感谢命运,我只是想说……在我决定熄灭之前,有人曾努力点亮过我。这就够了。”
林小满把这段录音命名为《致未曾谋面的你》,放入“临终对话”专区,设置为仅限成年观众收听。她在旁边附上一句话:
【有些告别没有回音,
但我们依然要为那些曾试图发声的灵魂,
保留一片静默的敬意。】
那天夜里,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旷野中,四面八方传来低语??哭泣的、微笑的、颤抖的、释然的。每一种声音都化作一道光,升向星空,交织成网。
醒来时,晨光正照在《恋爱疗愈手册》的封面上。她翻开最新一页,写下:
【我们无法阻止黑夜降临,
但我们可以选择,在黑暗中点燃灯火。
不必耀眼,不必永恒,
只要足够让某个角落的人看清自己的模样。
这世界从不缺少伤痕,
缺的是敢于凝视伤痕的眼睛,
和愿意伸出手的掌心。
而我们所做的,
不过是让每一个想说话的人知道??
你的声音,
值得被世界折叠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