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青点头:“他和我约好了要上同一所大学。”
师姐的笑容更加灿烂。她回过头,和招生组的几人相视而笑:“那可真是太好了呀,我们收获颇丰啊。”
楚天青也笑了。
当晚,楚天青和纪明川都已经定好了学校和专业。他们又要做四年同学了,招生组的老师还答应了楚天青,一定会把她和纪明川放在同一个班里。
夜色渐浓,晚风带着夏夜的暑气,透过窗缝,吹到身上,还有些温热。楚天青坐在灯下看手机,给纪明川发了一条消息:“晚安。”
纪明川秒回:“晚安。”
楚天青回到床上,抱紧那只毛绒鲨鱼,闭上双眼。
这一晚,她睡得很安稳,梦中也洒满了夏夜的星光与未来的灯火。
六月二十三号,高考成绩正式放榜。
虽然全省尖子生的成绩都被系统屏蔽了,但是,楚天青的分数还是流传了出来。
班级群里,同学们又在刷屏“青神威武”。
楚天青看了一眼消息,有些不好意思,将手机放在桌上,没有回复任何人。
六月二十五号,楚天青依照老师要求,回到省立一中,准备填报志愿、领取毕业证、回收个人档案,还要参加高三年级毕业典礼。楚天青是优秀学生代表,将在礼堂的演讲台上发言。
楚天青今天穿了省立一中的校服。这或许是她最后一次穿校服了,她心想。
高三(十七)班的教室里,楚天青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见冯康正拿着一根拖把,低头拖地。
宋远舟喊了冯康一声:“你怎么又在拖地啊?”
“咱们班的教室半个多月没人打扫了,”冯康回过头来,“我就顺手再拖一遍……”
话音未落,王老师快步走进教室:“好,同学们,都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冯康赶紧收起拖把,跑回了他的座位上。
王老师把她的水杯放在了讲桌上。她手里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学生的毕业证。她大声说:“来,宋远舟、郑相宜,你们俩来帮忙发毕业证。”
宋远舟和郑相宜走上讲台,接过袋子,开始发放毕业证。
王老师又说:“再等等啊,十分钟后,我带你们去机房填志愿,然后领取档案袋,再去参加毕业典礼,你们就算是正式毕业了。”
教室里格外安静,无人开口说话。
王老师反倒笑了:“我对我们班同学还是挺有感情的,这剩下的十分钟,就当是我们最后一节班会课吧。”
她的目光从每一个学生脸上扫过:“老师以前和你们说,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这话呢,是对的,也不全对。考得好的同学,进入大学以后,也要有自己的规划。没发挥好的同学,千万别灰心,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在等你,只要你还愿意相信自己,那你的未来就是你最想要的样子。”
楚天青忽然想起,自己曾在一本书里看到过“共振法则”这个词,意思是,当一个人频率稳定而清晰,对准自己渴望的目标,外界也会慢慢与之共振,吸引来相似的能量与机会。
这大概是真的。
楚天青心想,凡是她真正渴望的,最终都如愿降临。
比如,全国科技创新大赛的金奖,全省高考状元的荣誉,丰厚的奖学金,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还有比这些更珍贵的,是她如今所拥有的,健康、平稳、坚定的心态。那是她获得一切回报的根源,也是她未来人生中最可靠的依靠。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班会到此为止,”王老师拍响了讲台,“填报志愿的时间到了。”
王老师开始组织全班排队,带领大家前往实验楼的机房。
同学们按照学号上机,王老师要求每个人先更改默认密码,再填志愿,保护志愿的安全性。
楚天青迅速完成了密码修改,也打开了填报志愿的页面。她申报的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类。确认、提交,一切顺利。
楚天青提交完志愿,扭头往后一看,发现陈曼坐在过道的另一侧。
陈曼正在检查自己的志愿填报记录。她再次登入了系统,她设置的密码位数长达十八位。
好复杂的密码?
楚天青很惊讶,却也没说什么。
她站起身来,跑到了另一组,纪明川正坐在这里,他果然和她申报了相同的志愿。
她又去了第二组,找到了郑相宜,郑相宜选择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太好了,楚天青心想,自己能在大学里见到郑相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