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他只等了三年。
此时此刻,想必他已在唐寧街十號,对著海军诸將怒吼下令。
那就是邱吉尔。
顽固、执著、狡猾,却又充满著那种让人不得不承认的英伦式疯狂。
。。。。。。
“是时候夺回被法兰西人践踏的皇家海军的尊严了!我以神之名起誓——我们必將!一定要!彻底歼灭法国海军!”
一如汉斯所料,事態的发展分毫不差。
当情报传来,法国海军正在准备出击的消息时,温斯顿·邱吉尔立刻將英国本土舰队总司令罗杰·巴克豪斯(rogerbackhouse)及一眾海军上將召集到唐寧街。而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嗓音洪亮,声嘶力竭地呼喊著“歼灭法国海军”的口號。
“是,首相!”
“那些青蛙一个都別想活著回到布雷斯特港!”
平日里多少还会有几分犹豫的海军將领们,这一天却无人反驳。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次邱吉尔说的不只是政治上的口號,而是所有英国海军军官的共同心声。
法兰西人,竟然掠走了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豪的战舰。
那是英国在《华盛顿海军条约》重压下,凭藉“外交与智谋”才得以保留的16英寸炮巨舰,是英国人最后的荣耀。
更令全体舰员愤怒的是,那艘战列舰的名字正是以特拉法加海战的英雄、“大不列顛海神”霍雷肖·纳尔逊命名的hms纳尔逊號。
而法国人不仅將其如海盗般掠走,还公然將舰名改成“维尔纳夫”,那位曾在特拉法加惨败於纳尔逊麾下的法兰西上將的名字。
这等侮辱,如刀刻入每一个英国海军军人的心。
从甲板上擦拭铜器的普通水兵,到身披金肩章的上將,无一不誓言要用血清洗耻辱。
而现在那一天终於到来,向那群与“叛逆者爱德华”同流合污、让皇家海军蒙羞的法国海军復仇的日子。
“听说德意志那边也派了舰队,以希佩尔级、德意志级重巡为主。”
“没有战列舰和航母?是要把主角位置让给我们吗?”
“我看是这样。那贪心的总理汉斯·冯·乔也多少懂点分寸吧。”
其实真相併非如此。
在这个平行世界中,德意志的“俾斯麦级”已有四艘成军,唯一仍留在欧洲的“齐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舰也因支援芬兰、围困列寧格勒的波罗的海舰队而无暇西顾。
“这不仅是皇家海军的復仇,更是全英格兰雪耻的时刻。特別是纳尔逊与皇家主权號,这些曾象徵我们荣光的舰艇,必须由我们亲手送它们走得体面。”
“理所当然,首相。”
当然,他们心中都渴望能夺回被劫走的舰艇,可这已不是那个可以攀绳冲入敌舰、短兵相接的旧时代。
现代海战早已进入雷达与航空的纪元,钢铁巨舰在数十里外便被飞弹与鱼雷击穿。英国人比任何人都清楚:除非法国人投降,否则要想重新夺回那些舰艇,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替被掠走的舰船送行,让她们在英吉利的怒火中安息。
比起被“青蛙”继续侮辱,葬於大海反倒更像是皇家的体面。
“法西斯的法兰西是撑不过今年的,”邱吉尔冷笑,“就让他们的海军先一步下地狱去陪葬吧。”
“aye,aye,sir。”
在邱吉尔那如黑帮教父般的微笑下,巴克豪斯与一眾上將举手敬礼,低声回应。
这可能是欧洲战线上最早、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大规模舰队决战。
一场以荣耀与仇恨为燃料的復仇之战,终於在北海的灰色浪涛中揭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