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
冯小钢带着妻子,去家门口的电影院看了一下《寻龙诀》这部电影。
看完之后,他差点道心破碎。
回来的路上,冯小钢一言不发,嘴唇一直在哆嗦着,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老冯,喝杯茶,压压惊。”
到了家之后,徐凡给冯小钢倒了杯茶,劝了几句:“都快60岁的人了,凡事看开一点,别往心里去。”
3d水下献王墓,让冯小钢看傻了!
还有,昆仑神宫的那几个场景,更是充满了弗里德里希的自然崇高,孤寂永恒的味道。
那是一种神韵。
别人想要模仿,根本模仿不了。
因为有些东西,就算你等比例去拍,也拍不出那种光影效果,那种蕴含在画面当中的一股精神力量。
冯小钢是美工出身,虽然画画水平很一般,但还是有一点鉴赏能力的。
路知远在电影里拍出来的画面,是他这辈子达不到的高度!
如果他可以达到这种高度,他早就去挑战陈凯戈了。可惜,他做不到,所以他只能拍一些京味喜剧片。
票房还行。
但艺术成就,实在是不大行。
不是电影的剧本不行。
《1942》根据历史改编,宏大而又沉重,难道还不行?
就是他自己的水平不行!
而拆分开来,主要在于视觉效果,差了一点神韵。
与冯小钢对比,最典型的就是王家卫。
他拍过一部电影,里面的大致剧情是,一个男人看上了一个女人,一个女人家庭不顺,想要出轨,结果身体不敢出轨,精神已经出轨……就这么点破事,拍了一部《样年华》,拿了无数国家的最佳外语片,成为影史经典!
这部电影,基本没有什么剧情。
纯粹的光影效果!
在技术上和艺术上,备受推崇。
因为,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基本上能够看到一种特殊的韵味,在电影的画面当中。
这是一种非常玄学的东西。
冯小钢感觉,自己应该也有这种天赋……他竭尽一生,都在挖掘自己身上的这种天赋。
直到他被现实一次次的打击!
不过,他还是不服输!
“老婆,小路拍的这么多电影里面,他运用弗里德里希的艺术风格,运用的最好。”
“甚至不像是在模仿,而是本该如此。”
“德国人,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将他当作中德友谊大使。”
冯小钢很嫉妒路知远。
中国跟德国之间的关系,最多只是工业技术上的合作与竞争,在文化交流方面,非常的稀缺。
毕竟,德国历史上,一向被欧洲其他国家视为文化荒漠,野蛮的日耳曼人。
德国那边也就钢琴比较厉害。
毕竟有贝多芬。
但无论拍电影也好,搞艺术也好,德国就是比不上隔壁法国。
路知远用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的艺术风格,又一次拍出了轰动全世界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