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骤然沉重。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脚步声。
一个披着灰布斗篷的身影走了进来,看不清面容,只有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扶着拐杖。
他在门口停下,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嗅到了什么久违的气息。
“这味道……”
他声音沙哑,“和六十年前一样。”
老学者猛地抬头:“是你!”
那人掀开兜帽,露出一张沟壑纵横的脸,右眼蒙着黑布,左耳缺失一角。
但他嘴角扬起,露出熟悉的温和笑意。
“我叫陈十一。”
他说,“曾是南街七号的第一批志愿者。
那天雪夜,我亲眼看着宁拙拆了棉袄塞进炉膛。
我本该死在那场高烧里的……是他把最后一碗热粥给了我。”
宁小满怔住。
父亲的故事里从未提过这个人。
“后来呢?”
他忍不住问。
“后来?”
陈十一苦笑,“救济巷被强拆,你们消失了。
我以为一切都完了。
可每到深夜,我总会梦到那口锅,梦到那团火。
于是我在各地流浪,只要看到有人饿着,我就想办法生火做饭。
三十年,我建过十七个民间食堂,全被查封了。
他们说我是‘非法集会’,说我煽动情绪。
可我只是想让人吃口热饭啊……”
他的声音哽咽了。
“直到昨夜,我在城郊废车场熬野菜汤,锅底突然亮了。
乳白色的火,一模一样。
我知道……你们回来了。”
林素娥眼眶泛红,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欢迎回家。”
陈十一点头,颤巍巍地走向铁锅。
当他手掌贴上锅壁时,整口锅剧烈震颤,星图猛然扩张,新增数十光点,遍布欧亚大陆。
“原来不止我一个。”
他喃喃,“原来这么多年,一直有人在默默点火……”
宁小满忽然明白了什么。
真正的传承,从不是靠一个人扛起全部重量。
而是千万人各自捧着一点火星,在黑暗中踽踽前行,彼此不知姓名,却因同一信念而遥相呼应。
他转身舀了一碗粥,递给陈十一。
老人双手接过,喝下第一口时,身体猛地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