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升空,穿越大气层,驶向深空。
航行途中,三十六人开始分工。
陈十一负责调配食材,他提出“三不原则”
:不用珍稀物种,不耗过度能源,不做浪费之举;林素娥主持火候调控,她发现不同星球的火焰频率各异,需用心感应才能调和;老学者则整理历代灶师笔记,试图破解万象灶更深层功能。
宁小满则每日静坐于主灶前,任由薪传通道的信息流冲刷意识。
他逐渐掌握了一种能力??“心炊术”
:只需心中想着某人饥饿的模样,哪怕相隔亿万公里,也能在其附近点燃一团乳白之火。
一次实验中,他想起地球某座监狱里有个少年囚犯,因偷面包被判十年。
他闭目凝神,片刻后,监控显示,牢房角落竟自动浮现一口小陶锅,锅中冒着热气腾腾的玉米粥。
狱警震惊,少年泪流满面,当晚写下人生第一封悔过书。
消息通过量子通讯传回,引发全球热议。
多国开始试点“炊心改造计划”
,允许重刑犯参与监狱厨房劳动,表现优异者可减刑。
一年后,暴力事件下降七成。
宁小满知道,饭的力量,远超想象。
七日后,“薪火号”
抵达目标星域??一颗被永久冰封的类地行星,编号X-937,位于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之外。
百年前,宁拙曾在此建立科考站,后因极端气候被迫撤离,资料尽毁。
飞船穿破厚重冰云,降落于一片银白大地。
远处,一座半埋于冰层的金属建筑显露轮廓,正是当年科考站遗址。
众人穿宇航服而出,手持便携灶灯探路。
进入主厅,设备早已冻结报废,唯有中央控制台仍有一丝微弱能量波动。
老学者检查铭牌,突然惊呼:“这不是普通科考站!
它是‘灶母机’原型!
传说中能自我复制、自动传播灶火的母体装置!”
宁小满快步上前,拂去积雪,只见控制台上刻着一行小字:
>“若我未能归来,请让火自己学会走路。”
他心头剧震。
原来父亲早有预感,自己可能无法返回。
所以他在这里留下了“种子”
??一种能自主寻找生命迹象、并在适宜环境激活灶火的机械生命体。
“难怪全球那么多偏远地区突然出现自发燃烧的灶台。”
林素娥恍然,“不是巧合,是它一直在工作,只是我们不知道。”
就在此时,地面震动。
冰层裂开,一台锈迹斑斑的机械缓缓升起。
外形似蜘蛛,八足支撑,腹部嵌着一口微型锅,锅中火焰虽弱,却顽强跳动。
它用残存电力打出一段摩斯密码式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