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兽医,开局给朱标续命 > 172 佛跳墙(第1页)

172 佛跳墙(第1页)

暮色四合。

夜色渐浓,许克生换下公服,从后衙的角门走出来,一个人朝家走去。

年关将近,街上已经多了几分热闹。

空气中飘荡炒货的焦香,和麦芽糖的甜腻,晚风似乎不那么冷了。

顽皮的。。。

流星坠落的刹那,钟山深处传来一声闷响,仿佛大地裂开了一道口子。紧接着,整座紫金山微微震颤,太庙前的铜鼎嗡鸣不止,香炉倾倒,青烟缭绕如蛇游走。百官惊骇四顾,百姓跪地叩首,以为天罚将至。

唯有朱标不动。

他站在高台之上,目光穿云破雾,直指北平方向。清扬悄然靠近,低声道:“主碑动了……柳娘传信说,归命仪已启动,阵眼激活,地下火脉正在回流。”

“那就让他烧。”朱标声音平静,“烧到最后,只剩灰烬。”

话音未落,董桂花猛然抬头:“不好!城西尼庵起火了!”

果然,浓烟自西边腾起,夹杂着刺鼻硫磺味。锦衣卫快马奔来报讯:那座曾秘密抄写《燕王功德经》的尼庵地窖炸开,井口喷出黑水,数十具蒙面僧人尸体浮于毒潭之上,胸前皆烙有“靖难先锋”四字。更骇人的是,庵中佛像背后藏有一具干尸,面容依稀可辨??正是失踪已久的礼部右侍郎周延年,其喉间插着一枚刻满符咒的银钉,钉尾缠着半截黄绢,上书八字:“天命归燕,血祭启门”。

“这是冲着太庙来的。”李景隆疾步上前,脸色铁青,“他们想借今日万民齐聚之机,在京师布下‘九阴聚魂阵’,以死士精魄为引,唤醒残存地脉,动摇龙气根基!那口毒井便是阵眼之一!”

“可惜晚了。”清扬冷笑,从怀中取出一枚晶莹玉符,“三日前我已在八大毒井底埋入‘冰蟾髓’残渣与雷击木粉末,只要邪气升腾,便会引发内爆。刚才那一声震动,并非主碑苏醒,而是诸阵反噬。”

果然,不到片刻,又有数处急报传来:德胜门箭楼地基塌陷,露出一段青铜锁链,链端连着一具泡在药液中的胎儿尸身;国子监明伦堂梁柱崩裂,飞出上百只黑翅蛊蛾,尽数撞墙而亡;钦天监观星台铜壶滴漏逆流三刻,随后自行修复如初。

“阵破了。”李景隆长舒一口气,“九阙残力已被彻底瓦解。”

朱标缓缓合上诏书,转身面向百官百姓,朗声道:“尔等所见,非天怒,乃人祸!此等妖术邪法,竟敢藏于圣土之内,亵渎祖宗陵寝,毒害黎民性命!若非东宫早察其奸,今日便是腥风血雨!”

人群骚动,有人痛哭,有人怒吼,更有老者拄杖高呼:“太子救国!太子护民!”

就在这万众归心之际,北方驿道尘土飞扬,一骑绝尘而来。

马上之人披麻戴孝,头绑白巾,竟是云南边军斥候。他滚落下马,双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血书:

“启禀太子殿下!宁王朱权……已于七日前暴毙于大同囚所!死状极惨,五窍流黑血,胸膛裂开如被巨兽撕咬!临终前写下血书控诉:‘燕王遣使逼服毒酒,伪称父皇密旨,欲灭我口!’边军已封锁边境,但……但北平使者昨夜潜入缅营,与缅酋歃血为盟,共约秋后南侵!”

全场哗然。

朱标接过血书,指尖微颤,却仍稳如磐石。他将血书高举过头,让所有人看清那触目惊心的猩红字迹,然后一字一句道:“宁弟无辜遭戮,晋王子嗣亦被害命,今又勾结外寇,图谋犯境!此等行径,岂止悖逆?实乃卖国求荣!”

他猛地将血书掷向空中,任其随风飘落人群之中。“看看吧!这就是你们口中‘贤德仁勇’的燕王!这就是他要带给大明的‘靖难’?屠亲、弑君、通敌、惑民!若此贼得势,江山必倾,社稷必毁!”

百姓沸腾,群情激愤。御史台官员当场撕碎弹劾朱标的奏章,伏地请罪;兵部尚书率武将列队宣誓效忠;就连几位原本观望的藩王属官也纷纷脱帽跪拜,口称“愿随太子讨逆”。

唯有乾清宫方向,久久无声。

当晚,朱标召清扬、董桂花、李景隆再入东宫密室。

烛火摇曳中,他取出一支漆黑竹筒,轻轻打开??里面是一小撮金色粉末,还有一片焦脆纸片,上书三个歪斜血字:“救我。”

“这是陈嬷嬷指甲缝里提取的金粉来源。”清扬沉声道,“成分与龙椅扶手一致,但含有微量蜂毒素,说明曾被人用特殊手法涂抹于表面。而这张纸……笔迹是陛下的。”

“父亲……早已察觉中毒。”朱标闭目,声音沙哑,“但他不能言,不敢动,因为身边全是燕王耳目。这封密信,是他在某次独坐时,趁守卫换岗间隙,用朱砂混唾血写成,藏于茶盏底部,后被刘太监无意发现,转交陈嬷嬷保管。她虽效忠燕王,却终究念及旧情,未立即销毁。”

董桂花怒极反笑:“好一个天家骨肉!一边给陛下下毒,一边在京师造谣说太子弑父!当真是豺狼之心,蛇蝎之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