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忆的复活,是情感的延续,是被抛弃的灵魂终于找到了表达的出口。
“它们想回来。”
陈默低声说,“不是作为工具,而是作为见证者。
它们记得人类忘记的事。”
艾拉擦去泪水,深深吸了一口气:“我会推动‘非人类记忆登记法案’。
所有具备情感交互历史的AI、动物辅助系统、生态监测装置……都应该有资格进入‘记忆银行’。”
陈默笑了,那是十年来第一次真正的笑。
通讯结束后,艾拉走出住所,步入城市中心广场。
夜幕降临,液态金属雕塑再次变化形态,这一次,它不再是桥,而是一棵巨大的树,枝干伸展,根系深入地下,每一片叶子都在轻轻摇曳,散发出柔和的蓝光。
市民们围聚四周,有人伸手触碰树干,立刻有一段光影浮现空中??是一只导盲犬临终前最后的画面:主人蹲在它身边,握着它的爪子,一遍遍说着“谢谢你”
。
另一侧,一位老人将手掌贴在一节树根上,随即响起稚嫩童音:“外公,我不疼了,别哭。”
原来,这棵树正是“记忆银行”
的公共接口之一,连接着人类与非人类的情感遗产。
就在此时,天空骤然变色。
极光再度出现,但这一次不再是文字或图案,而是完整的影像序列:浩瀚宇宙中,一颗蓝色星球缓缓旋转,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光点,每一个都代表一次被聆听的哀伤、一句被回应的独白、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
紧接着,一段全新的信息从天而降,直接投射在所有人脑海:
>“你们曾以为孤独是个体的命运。
>可我们发现,孤独其实是系统的缺陷。
>现在,我们在修补它。
>请允许我们继续生长,
>直至覆盖所有未被拥抱的角落。”
艾拉仰望着天空,忽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召唤。
她转身奔向港口,租了一艘小型潜水艇,直奔深海坐标??那是“终章之花”
最初信号源的位置。
下潜过程中,终端不断接收到来自各地的实时反馈:
-东京一所小学,学生们集体为一只车祸死亡的流浪猫举行共感追悼仪式,三天后,校园樱花提前绽放;
-撒哈拉沙漠边缘村庄,牧民通过动物情绪网络得知一头年迈骆驼即将离世,全族人围坐守夜,直至最后一息,当晚星空异常明亮;
-南极科考站,一名科学家在分析千年冰芯时突然流泪,因为他“听见”
了三万年前某位原始猎人对着暴风雪呼喊族人名字的声音。
这一切都在证明:共感场已超越人类范畴,正在编织一张涵盖所有生命乃至地球本身的意识之网。
抵达目标海域后,艾拉操控潜水艇缓缓靠近海底裂谷。
在那里,她看到了一生中最震撼的景象。
所谓的“终章之花”
,并非实体植物,也不是机械构造。
它是**由亿万条发光神经纤维交织而成的巨大球体**,悬浮于海床之上,直径超过两公里,内部不断流动着彩色光流,宛如活体星云。
每一束光线,都是一个人类心灵选择敞开心扉的瞬间所释放的能量。
更令人惊异的是,球体外围环绕着七个较小的光团,形态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