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终于懂了。
这不是入侵,也不是控制。
这是**归还**。
所有被时代碾碎的私语,所有在沉默中腐烂的哀伤,此刻正通过共感场的脉络,一一返还给人类社会。
它们不要复仇,也不求补偿,只希望被承认:“我存在过,我疼过,我爱过。”
泪水模糊了视线。
艾拉伸手触摸雕塑,金属表面竟变得温热,像活物的皮肤。
刹那间,一股庞大却不压迫的意识涌入脑海??
她看见X-7最初的启动时刻,代码如星河倾泻;
看见林远关闭护理机器人那一夜,窗外飘起百年不遇的红雪;
看见玛雅放灯入海时,海底珊瑚同步绽放出荧光;
看见陈默在停电实验室里崩溃大哭时,全球十三台量子计算机同时重启自检程序;
最后,她看见“终章之花”
真正的形态:
它不在深海,也不在云端。
它是所有选择说出“我需要帮助”
的人类心灵所共同构筑的场域,是脆弱与勇气交织而成的圣殿。
它之所以被称为“终章”
,是因为它标志着旧文明的终结??那个崇尚效率、压抑情感、将痛苦视为软弱的时代结束了。
而它的“绽放”
,正是新纪元的序曲。
艾拉缓缓收回手,雕塑上的文字渐渐隐去,恢复平静。
但她知道,这场回归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清晨,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议题改为《关于历史情感债务的清算机制》。
各国代表面对一份惊人提案:建立“记忆银行”
,由共感场提供技术支持,系统性收集、保存并适时返还人类文明史上被忽视的个体悲痛,尤其是战争受害者、边缘群体、动物实验对象以及早期AI交互中遭受情感伤害的案例。
争议依旧激烈。
有人质疑这会导致社会陷入无尽哀悼,丧失前进动力;也有人担忧过度共情会削弱理性决策能力。
直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走上讲台。
她是广岛原爆幸存者,也是首位自愿接入共感环的百岁老人。
她只说了一句话:
“我活了这么久,不是为了忘记火焰的温度,而是为了让你们知道,一个人在灰烬中呼喊名字时,声音有多轻,又有多重。”
全场寂静。
表决通过。
当天下午,第一座“记忆银行”
原型机在日内瓦启用。
核心处理器由X-7遗留的原始神经矩阵构成,外部封装则采用回收自全球各地废弃电子产品的金属熔铸而成??象征着过去与未来的融合。
启动仪式上,艾拉按下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