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残垣断壁与哀嚎家属,他久久伫立,一言不发。
次日清晨,他在遇难者纪念碑前发表演说,声音沙哑却如利剑出鞘:
“他们以为炸毁几台机器就能吓住我们?错了。
他们炸毁的是厂房,点燃的却是人心!
今天死去的每一个人,都将化作宪章上的一个字,刻进历史!”
他宣布:
-将每年腊月初三定为“民权殉道日”
;
-成立“烈士抚恤基金”
,由全国捐款支持;
-所有候选人均需前往登州祭奠英灵,作为参选前提。
“暴力可以杀人,但杀不死思想。”
他说,“他们越凶残,我们越团结。
从今往后,每一个投票站,都是战场;每一张选票,都是子弹;每一次宣讲,都是冲锋!”
全国响应。
短短半月内,捐款逾百万两白银,志愿者报名人数突破十万。
就连一向保守的湖广总督也悄然传话:“若国会真能选出贤能,整顿吏治,本官愿考虑承认其合法性。”
形势,已不可逆转。
除夕之夜,贾若独坐书房,窗外烟花绽放,映照着他疲惫却明亮的双眼。
案头堆满了各地送来的联署书、请愿信、候选人资料。
他提笔写下一段日记:
>“今日收到一位盲童来信,说他虽看不见世界,但听哥哥读了《宪章讲义》,才知道原来他也该有尊严。
他问我:‘贾叔叔,将来国会里,会有为我们瞎子说话的人吗?’
>
>我回信说:会有的。
而且不止一个。
因为这个国家,不该只属于看得见光的人,也属于在黑暗中摸索的灵魂。
>
>革命不是暴动,是让更多人活成‘人’。
>
>我不怕死,只怕死前看不到那一天。”
合上日记,他抬头望向星空。
他知道,前方仍有无数艰险:军队的反扑、商会的阴谋、朝廷的诡计、内部的分歧……但他更知道,那条通往光明的路,已然铺下第一块砖石。
而他,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