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已动。
>辽东副总兵周猛率三千私兵南下,伪称‘护驾清君侧’,实欲直扑神都。
>兵部有人通风报信,禁军调动已被拖延。
>速决断。”
署名仅一个字:**潜**。
这是他在兵部安插的暗线,代号“潜龙”
。
贾环霍然起身,唤来英哥儿与李思明。
“立刻启动应急预案。”
他声音冷静得可怕,“第一,李思明带工匠连夜赶工,务必在明日午时前,接通神都至京畿大营的试验线路;第二,英哥儿持虎符前往禁军中郎将马毅处,若其犹豫,当场斩之夺权;第三,通知贾若,我怀疑兵部尚书就是内鬼,必须控制。”
两人领命而去。
贾环独自坐于灯下,取出赵崇文的遗书,轻轻抚过那几行颤抖的字迹。
“赵老,您说得对,礼崩乐坏,令人痛心。”
“但若不崩,新礼何以立?”
雨声如鼓,仿佛战马嘶鸣。
次日清晨,电报房传来喜讯:神都与京畿大营三十里线路试通成功!
李思明亲手发送第一条消息:“**一切安好**”
,仅用七息即达。
贾环立即执笔,写下第一条正式军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辽东周猛擅自兴兵,形同谋反,着即削爵夺职,通缉归案。
>京畿五万禁军即刻戒严,封锁四门,凡无通行文书者,一律扣押。
>此令via电报,与玺印文书同效。”
电报发出后不到一刻钟,京畿大营回电:“**令已收到,全军待命**。”
消息传开,满城哗然。
百姓纷纷涌至街头,争相目睹那根连着铜线的小木箱:“这就是能千里传音的‘电报机’?”
“听说昨夜叛军才动,今早就被截住了,比快马还快十倍!”
“难怪贾相不怕造反,原来眨眼就能调兵!”
人心迅速安定。
而此时,兵部尚书府中,一场密会正在进行。
“周猛已入河北,为何禁军还未调动?”
一名紫袍官员低声质问。
另一人冷笑道:“贾环那小儿竟弄出个‘电报’,三十里消息瞬达,马毅已接令戒严。
咱们的人还没出城,就被拦下了。”
“废物!”
紫袍官拍案而起,“早知如此,该在他建线之前就烧了作坊!”
“现在也不晚。”
第三人阴恻道,“那电报机需电池供能,原料来自蜀中硝石矿。
只要切断供应,半年之内,全线瘫痪。”
他们不知道的是,书房梁上,一只小小竹哨正静静记录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