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紧急召开会议,《倾听宪章》再度修订,新增条款:
>**“所有生命皆有权访问共情数据库,无论其是否具备语言能力。”
**
争议随之而来。
军方担忧这是新型意识操控技术;宗教团体宣称这是“灵魂回归仪式”
;资本集团则试图申请专利,想要复制“生物记忆存储系统”
。
但静语圈宣布:问树不可复制,不可商业化,不可控制。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权力结构最温柔的颠覆。
三个月后,南美部落传来消息:他们在举行第三次共听仪式时,整片雨林的植物突然集体开花,花蕊中分泌出一种透明液体,经检测含有与人类神经递质高度相似的化合物。
更惊人的是,饮用此液的人会在梦中清晰听到已故亲人的声音,内容并非安慰或告别,而是**道歉**。
一位母亲梦见儿子对自己说:“对不起,妈,我不是不想回家,我是怕你看到我吸毒的样子会心碎。”
一名老兵梦见战友低语:“那天我不是贪生怕死,我只是想起了女儿还没学会写字。”
这些梦无法验证真假,也无法阻止传播。
短短半年,全球已有超过两万人参与“梦饮仪式”
。
心理学家称之为“潜意识补偿机制”
,而当地人仍坚持一句古老谚语:
**“根比嘴诚实。”
**
与此同时,城市中的“沉默地铁站”
数量激增。
东京、巴黎、开罗、里约……人们宁愿多绕路也要走进这些没有广告、没有噪音的空间。
监控摄像头拆除后,取而代之的是嵌入墙壁的活体苔藓,它们会根据乘客的情绪释放不同气味??焦虑时散发雪松香,悲伤时是雨后泥土味,喜悦则如柑橘绽放。
最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在柏林。
一位老年妇女每天准时出现在某一站点,坐在角落的斜椅上,闭目良久。
工作人员发现她其实完全健康,便好奇询问。
她轻声说:“我丈夫死于集中营。
他从未留下任何录音或信件。
但在这里,当我安静下来,我能感觉到他坐在我旁边。
不是幻觉,是重量。
椅子真的会下沉一点点。”
后来,那张椅子被命名为“缺席者的座位”
,成为全球静语站的标准配置。
而在军队内部,“战后静默训练”
已推广至三十余国。
一名曾在阿富汗服役的狙击手在日记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