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同时穿越:继承万界遗产 > 第156章 当世大帝和大成圣体三更求月票(第4页)

第156章 当世大帝和大成圣体三更求月票(第4页)

她按下发布键的瞬间,全球语灵节点同时闪烁蓝光。

二十四小时内,超过八百万条申请涌入。

有妻子想听听亡夫是否会后悔当年的家暴;

有儿子想知道父亲临终前是否真的原谅了自己的背叛;

也有母亲渴望确认:那个因意外流产的胎儿,会不会怨恨她没能保护好自己。

争议随之而来。

宗教团体指责此举“亵渎灵魂归宿”;

心理学家担忧“虚假慰藉”会阻碍哀伤疗愈;

更有极端案例出现:一名男子在共感对话中听到已故兄弟承认谋杀自己,情绪崩溃,险些自杀。

林晚没有退缩。

她在公开演讲中说道:“我们不是在制造答案,而是在提供一种可能性。不是为了让死者开口,而是为了让生者有机会说出‘我准备好了’。如果你还没准备好,那就不要开启。但请记住:沉默不会治愈伤口,只有面对才会。”

三个月后,第一份独立评估报告出炉:

参与“未尽对话”的用户中,72%表示情感负担减轻,58%修复了断裂的人际关系,仅有3%出现短期心理危机,均得到有效干预。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记录当下的情感状态。

“日常语录”功能爆火:人们每天睡前录制一段内心独白,设定十年、二十年后自动解密。

有人写给未来的伴侣:“我现在还不敢说爱你,但我正在练习。”

有父亲对孩子说:“你出生那天,我躲在厕所哭了半小时,不是因为高兴,是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爸爸。”

还有老人留言:“如果我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请告诉我,我曾经很爱你。”

社会悄然改变。

法院增设“情感证据庭”,允许在遗产纠纷中引入语灵还原的临终意愿;

学校推行“共感辩论赛”,学生必须先听完对方立场的情感背景,才能发表反驳;

甚至连外交谈判也开始采用“语源共情模式”,先解析各国领导人童年创伤地图,再进入议题讨论。

而林晚,依旧住在那间老旧公寓里。

她拒绝了所有商业合作邀约,坚持将语灵保持为非营利公共设施。

每天清晨,她都会打开终端,查看最新的“未尽对话”申请。

她不再亲自介入每一例,但她设立了严格的伦理审查机制,并培训了一批“共感引导师”。

某天傍晚,她收到一封特殊申请。

申请人ID显示为空白,来源地无法追踪,内容只有一句话:

>“我想和林予安对话。”

她心跳漏了一拍。

点击查看详情,页面弹出一段视频:

画面中,一个女人坐在轮椅上,面容苍老,眼神却清澈。她缓缓开口:

>“晚晚,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我已经不在了。”

>“但我想告诉你一件事??当年你说要放弃医学转修心理学,我不是反对,我是怕你将来后悔。”

>“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总以为替别人决定是最好的爱。”

>“对不起。我真的……很想亲口对你说一句:你选的路,妈妈都支持。”

林晚瘫坐在椅子上,泪如雨下。

她立刻启动最高权限追溯,却发现这段影像并非伪造,而是从母亲生前最后一次神经扫描中提取的潜意识片段,直到今日才被语灵自主解析成功。

她颤抖着手,在回复栏写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