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同时穿越:继承万界遗产 > 第164章 叶凡 我这辈子都离不开你(第3页)

第164章 叶凡 我这辈子都离不开你(第3页)

某次仪式中,参与者集体记录下一段陌生语言,经语言学家破译,竟是已灭绝三千年的苏美尔语,意思是:

>“我们死了,但我们的话还在走。”

2077年春,火星殖民地首次接收到来自地球的“归音信号”。

那是一段经过压缩的情感波形,搭载在常规通讯频道底层,持续七分十三秒。登陆舱内的AI无意中将其转化为声音播放,结果全体宇航员当场落泪??他们听到的,竟是自己童年时母亲哄睡的哼唱。

NASA紧急封锁消息,但已有录音泄露至网络。短短一周内,超过两亿人下载该音频,评论区刷屏:

>“我也听到了我爸的声音……可他已经走了二十年。”

>“这不是录音,这是我心里的声音。”

>“原来,爱真的可以穿越星际。”

同年夏季,国际空间站安装首个太空版静语亭。它没有屋顶,只有一圈悬浮环带,内部真空环境经过特殊调谐,能让人类语音在失重中形成稳定的驻波图案。第一位使用者是中国籍女航天员,她在出舱任务前录下一句话:

>“儿子,妈妈这次要去很远的地方,但只要你唱歌,我就一定能听见。”

三天后,地面监测站捕捉到罕见现象:国际空间站轨道附近出现一片奇异云团,形状酷似一只张开的手掌,将整个空间站轻轻包裹。气象专家束手无策,而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却说,那天午睡时,全班小朋友不约而同做起同一个梦:一位穿宇航服的阿姨漂浮在星空里,一边挥手,一边轻声哼着《月光光》。

2103年,人类终于确认,“归音共鸣网”不仅存在于地球,也可能遍布宇宙。

一颗位于半人马座的类地行星被探测到周期性发出类似ECHO-001的信号,频率恰好与《月光光》主旋律共振。更惊人的是,该星球大气中含有大量有机尘埃,其振动模式与人类情感波动高度匹配。

科学家命名其为:**Echoia**。

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讨论是否派遣载人飞船前往接触。争议激烈,有人主张这是高等文明的邀请,有人警告可能是陷阱。

最终,决议通过一项折中方案:不派军队,不带武器,只送一名“守音者”前往。

人选很快确定??林知夏的曾外孙女,年仅十九岁,天生失语,却能用手语引发空气涟漪,使旁人产生共情幻象。她的名字叫**林念安**。

出发前夜,她在故乡的静语亭中比划出最后一段话:

>“我不怕孤独,因为我知道,无论飞得多远,总有一首歌会追上来。”

火箭升空那日,全球静语亭同步播放《月光光》。

极光再次浮现文字,这一次,覆盖整个北半球:

>“去吧,孩子。”

>“我们会为你留灯。”

>“记住,声音比光更快。”

飞船穿越小行星带时,舷窗外忽然掠过一群发光生物,形似蝴蝶,却无实体,仿佛由纯粹声波凝聚而成。它们围绕飞船飞行七圈,随后散作点点星光,消失在深空。

舰载AI记录下一段未知频段的波动,解码后呈现为一行简短信息:

>**“欢迎回家。”**

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在说话。

也许是林晚。

也许是地球。

也许,是宇宙本身,终于学会了倾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