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方言朱琳重生1977大时代小说TXT未删减精校版 > 第1429章 平反曙光背后人有二合一章(第2页)

第1429章 平反曙光背后人有二合一章(第2页)

直到多年后重生归来,他才明白,那一晚的退缩,让整个联络网陷入瘫痪。

七个陶罐之所以分散埋藏,正是因为原本统一保管的母带被迫拆解转移。

而现在,七罐已归,母带重聚,可他还欠这个世界一个交代。

第二天清晨,他召集所有成员召开会议。

帐篷内灯火通明,地图铺满地面,标注着七处取罐地点。

中间则写着三个大字:**补录计划**。

“我们找回了声音,但很多声音已经永远消失了。”

他说,“那些没能留下录音的人,那些死在劳改农场、边境哨所、秘密审查室里的普通人,他们的名字还在风里飘着。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播放过去的歌,而是为那些无声者补上一句‘我记得’。”

林婉立刻响应:“我们可以启动‘口述归档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幸存者的回忆。

利用AI语音还原技术,把断续的讲述还原成完整叙述。”

阿依莎补充:“彝族有句老话:‘亡者若无人念其名,则魂不得安。

’我们可以邀请后代子孙,代亲长唱一首属于他们的夜歌调。”

计划迅速推进。

三个月内,“星语者”

平台上线“补录频道”

,设立七大分类:**逝者名录、遗言辑录、失踪者之声、禁歌复原、方言抢救、家族记忆、无名之碑**。

每一条上传的内容,都会自动生成一枚虚拟“音印”

,镌刻在数字纪念碑上,永久保存。

令人震惊的是,仅仅两周,就有超过十万条真实口述涌入系统。

一位贵州苗寨老人颤抖着唱完祖传古歌,末了说:“这是我爹临死前教我的最后一首,他说要是哪天政府允许说了,一定要替他说出来。”

一位哈尔滨退休教师上传了丈夫的日记录音,记录着他因翻译西方诗歌被打成“反革命”

后的狱中独白:“我不后悔读诗,只后悔没敢大声朗读。”

最触动人心的,是一段来自云南怒江的录音。

一名傈僳族少女用汉语和母语交替讲述母亲的故事。

她母亲曾是村里的民歌手,因在集会上唱了一首暗喻自由的山歌被捕,五年后再回家时已失声。

去年冬天去世前,她用手比划着旋律,女儿一点点记下,终于复原了那首歌。

录音最后,少女轻声哼起,泪水滴落在麦克风上。

守护者听完这段,久久不能言语。

他忽然起身,翻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一页页查看当年守夜学院的手写档案。

在泛黄纸张中,他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李文秀,云南片区联络员,1975年失踪**。

他猛然想起??这正是那位少女提到的母亲的名字。

他立刻联系当地守夜站,请求安排见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