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 第五十章(第2页)

第五十章(第2页)

裁好尺寸,便在油灯上加热,开始糊纱面。

和她想的一样,鱼鳔胶价格比牛骨胶贵,但贵有贵的道理,纱面被平平整整紧贴在竹篾框上,仿若同生。

四面糊完,收尾,如此一只她做习惯了的桌案灯胚就做好了。

此时外头天色暗下来。

灯笼胚里有盛油灯的灯窝,倒了点桐油,加上棉线灯芯,点燃后,朱颜开始观察有何不同之处。

仔细观察后,朱颜有些失望。

因这纱织法不同,手上拉扯和实际做成品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是光源度,虽然的确是按照她的设想光亮不少,但也稀稀拉拉的,若是坐在桌前细看就觉得品质低下,和一两六的下等纱没法比。

再有外头冷风扑进来,烛火急闪,若不是朱颜动作够快,怕是灯芯要被吹灭了火。

看来一分钱一分货还是有道理的。

算是白忙活了。

她叹了口气,将剩余的纱都锁进了箱笼里。

*

邝州府的一家宅子里,灯火通明,人来客往,多是年轻学子。

进来的人都无一不先到堂前,冲着主位端坐的须发皆白老人拱手拜礼,态度谦逊。

与同窗一道进门的奉存新上前冲老人深拜:“学生给老师贺寿!”

尹老先生呵呵地笑:“好好好,不必多礼。”

奉存新就看了一眼身后,立刻有书童小厮将带来的礼品奉上。

尹老先生少年父母双亡,靠舅父舅母养蚕织布供养读书,十二岁时中秀才,三年后中举人,次年春天赴京参加会试,夺得黄甲头名状元,得皇帝亲自会面,大赞其为天降英才国之幸事,至此时他时年也不过才不到十七岁而已。

致仕回乡后,尹老先生也不停歇,在南州府游历多年,四处收徒传道解惑,州学县学他也时常去教学一二,品评学子策论习作,因而学生众多。

光是今日能来给他贺寿的就围满了庭院内堂,家境富裕手面宽的学子当然不吝啬于送礼,各样笔墨字画的精致礼盒堆满了尹家管事的桌案,饶是有两个小厮帮忙也都有些忙乱。

尹家小辈多,今日收到的稀奇玩意也多,不过在这样的夜里忽然点起一盏盏花样新奇的灯,顿时有两名梳双髻的小童被吸引过来。

“这些是我特意定制的,读书习字,不可少引路明灯,代表了我的一点心意,还望老师和诸位小郎君们收下。”奉存新恭敬道。

尹老先生抚须笑:“你心思灵巧,从前就展露不少,这次又是做了什么新鲜玩意?”

有甚懂他心思的仆人立刻取来一盏。

尹老先生一瞧,见这灯比普通的桌案灯小巧,却不减精细。

纱面四方都画着马,却并非是常见那种体膘俊美,气势磅礴的烈马,而是憨憨肥润的小马,不愿驮骑手正尥蹶子反抗。

从第一幅到第四幅,分别将这小马和骑手的抗争过程画成了连续画,画风可爱有趣。

另外的十几只也是如此样式,或两鼠打架,或牛儿拟人学牧童吹笛。

最趣味的是一盏灯上的龟兔比赛,寥寥数笔,以一种略微夸张的手法描画出兔子得意忘形导致的失败,也能见乌龟持之以恒得之终胜,可见作画的实在是个灵巧毓秀之人。

又因上头贴了蛤粉,灯面还能手拨转动,点了灯后看上去流光溢彩,比平日里的桌案灯更漂亮。方才还没被吸引过来的小童,都纷纷围了过来,人手一个找到自己属相的桌案灯,你看看我的画,我又看看你的画,一时间热闹极了。

四周有学子也凑头看热闹,见尹老先生也喜欢,便凑趣道:“还得是奉兄心思灵巧,咱们想都想不到这些。”

还有人问:“这样的灯从前并未见过,不知奉兄从何处寻来的?”

“这是一位朱姓娘子所作,她年岁虽小,但手艺娴熟,画技不俗,且慧心巧思,我也是偶然识得的,若你需要,我可为你引见。”奉存新笑语晏晏,一一作答。

尹老先生年岁高,却亦觉纳罕,更明白了这些灯上的花样生肖都是对照了自己孙辈侄孙辈,的确是比旁人用心更多,便笑呵呵道:“难为你一片心,特意备了这些。”

奉存新赶紧说:“老师客气了,虽然我现在于檀州读书,但学生始终不能忘怀当初在老师舍下求学时光,您的教诲学生从未忘怀,只盼以后还能有向老师讨教学问之时。”

周围学子也前先后有声,皆为附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