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掌门怀孕,关我一个杂役什么事 > 第443章 红月姐姐用完就丢杀罪的点子(第1页)

第443章 红月姐姐用完就丢杀罪的点子(第1页)

长老院,月雨阁。

“好啦,小弟弟,姐姐接下来要去办点正事了,你去忙你的吧。”红月携手林陌从月雨阁里出来,妖娆妩媚的俏脸上,噙着一抹幸福满足的笑意。

不仅如此。

相较于此前,红月的气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经过与林陌的这一场合修,在足够的阴阳调和之下。

红月终是突破至化神期圆满之境,距离炼虚期仅有一步之遥!

放在以前,红月都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可以挣脱化神期的束缚,在大限临至之前,踏足炼虚之境。

现。。。。。。

春分的风在回音谷盘旋了整整一夜,拂过铜镜边缘时发出细微如叹息的嗡鸣。那两只并联的灯笼早已顺流而下,消失在溪水尽头,可小葵仍坐在岸边石上,指尖轻轻描摹着画板上的轮廓??是青萝,十七岁,穿素色布裙,发间别一朵野葵花。她不知道自己为何能画出这张脸,仿佛那些未曾谋面的记忆,正借她的手缓缓苏醒。

昭穗站在“遗音井”旁,手中握着一叠信笺。这是今晨新投入的,来自远方村庄的老妇写给战死的儿子,字迹歪斜却坚定:“娘没烧你爱吃的豆糕,留着,等你回来。”还有一个少年写给已逝十年的母亲,说他终于学会做饭,不再饿着肚子上学。每一封信都带着体温与尘世的重量,沉甸甸地压进他的心口。

他没有哭。

他已经学会了不把别人的悲伤当成自己的宿命。

默老师走来,递给他一杯热茶。“今晚‘拾音行动’小队要出发去北境废城,”她说,“那里曾是三百年前‘言枢院’最后一处据点,最近有村民报告,每逢雷雨夜,地下会传出诵读声,像是有人在背《谏书》。”

昭穗点头,将信笺轻轻放入井中。“我也想去。”

“你还未通过三级屏障测试。”默老师语气平静,“全频接收状态下进入高记忆残留区,你会被撕碎。”

“所以我才更要练。”他抬头,眉心微光一闪,“昨天夜里,我梦见了一座青铜塔,九层,每层都关着一个说话的人。他们不是哭,也不是喊,只是不停地重复一句话:‘我说了,你们听见了吗?’醒来时,玉符裂了一道缝。”

默老师沉默片刻,伸手抚过他额前碎发。“你比我们任何人都更接近‘原初之声’??那是所有被压制言语汇聚成的集体意识。但它危险,就像站在火山口听大地的心跳。一旦失衡,你就不再是昭穗,而是千万个亡魂的容器。”

“可如果我不去听,谁还能替他们开口?”他低声问,“阿芜老师当年也是这样想的吧?”

默老师怔住,良久才轻声道:“她是第一个听见‘未言之音’的人。也是最后一个敢直面它而不疯的女人。”

---

三日后,北境拾音小队启程。

除昭穗外,共五人同行:一名精通古语的女学者、两位拥有中级共感能力的记录员、一位退伍老兵担任护卫,还有一位年逾六十的心理疏导师,曾参与三十年前平反冤案的秘密调查。他们乘马车穿越荒原,沿途所见尽是残破碑林,刻着模糊姓名,大多只剩姓氏或半个名字。

第四天傍晚,抵达目的地。

所谓“废城”,实为一座深埋于沙丘之间的古城遗址。城墙由黑石砌成,门楣上依稀可见“言归坊”三字,已被风沙磨蚀得几乎难以辨认。据史料记载,此处原为朝廷流放文官之所,后因一场大火焚毁全城,官方称“疫病蔓延”,封锁消息长达百年。

当夜扎营于城中心一处尚存屋顶的宅院内。月光惨白,照得断柱残垣如同森然白骨。众人围坐篝火,轮流讲述此行目的。

“我不是为了揭伤疤来的。”老疏导师捧着陶碗,声音沙哑,“我是来找一个人的名字。我父亲,二十年前因撰写《禁语考》被定为‘思想逆犯’,终身监禁。他在狱中绝食七日,临终前只留下一句:‘告诉世人,我不是叛徒,我只是说了真话。’可没人记得他叫什么。”

女学者低头翻笔记:“我在皇家档案馆见过一份残卷,提到‘言归坊’并非普通流放地,而是‘言枢院’用于实验‘沉默术’的场所。他们用药物和精神压迫,让人自愿闭嘴??不是杀你,而是让你觉得自己不该说话。”

昭穗忽然站起,走向门外。

“你怎么了?”老兵追出去。

“你听不到吗?”昭穗仰头望天,双铃玉符贴额发烫,“地下……他们在念一首诗。”

众人屏息。

起初什么也没有。

然后,极远处传来一丝颤音,像是从地底深处渗出的呜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