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无限恐怖,但是没有主神空间 >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这返祖是不是返错了(第2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这返祖是不是返错了(第2页)

>“我听见你。”

晓梦惊醒,窗外月色如银。

她披衣起身,发现风罐又在响,不是一声,而是持续不断的轻颤,像是被某种遥远的频率牵引着。她走出屋子,抬头望向星空,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今晚格外安静??没有虫鸣,没有犬吠,甚至连风都停了。

可风罐仍在震动。

她猛地转身回屋,翻出藏在地板下的备用通讯器,接入一段残存的短波频段。杂音中,她捕捉到一丝异常信号:极其微弱,但结构清晰??依旧是那个节奏。

**三短,两长,一停,三短。**

但她很快发现不对劲。这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一段编码信息。她取出阿阮留给她的解码本,对照摩尔斯电码表逐字破译:

>【SOS……坐标:北纬38。7,东经96。2……地下三层……他们在重启‘净语计划’……】

后面的内容断断续续,最终消失在噪音中。

晓梦的心跳骤然加快。那个坐标位于青海与甘肃交界处,正是当年“心桥”项目首批实验基地之一。据传,那里有一座深埋地底的综合设施,代号“静渊”,专门用于测试极端条件下的群体沉默效应。七年前,官方宣称其已在一次内部事故中彻底封闭。

可现在,信号出现了。

她立刻写下留言贴在馆门口:“闭馆三日,因事外出。”随后收拾行装,带上风罐和三张备份存储卡,连夜搭上了前往西北的夜班长途车。

一路上,她不断回放那段信号。奇怪的是,每当她靠近其他乘客,风罐的震动就会减弱;而一旦独处,频率反而增强。更诡异的是,有两次她在半梦半醒间,听见车内广播竟传出极低音量的童声朗诵:“妈妈说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可我知道他是被带走了……”

她猛地睁眼,车厢内一切正常,司机专注开车,乘客昏昏欲睡。她悄悄摸出录音笔回放,却发现什么都没录到。

第四天黎明,她抵达坐标附近的一个牧民村落。当地人称此地为“哑谷”,传说百年前曾有整村人一夜失声,从此无人敢在此久居。荒原上散布着倒塌的土屋和锈蚀的铁架,远处一座半掩于沙丘的混凝土建筑露出一角,门框上方依稀可见褪色的编号:SY-03。

正是“静渊”基地B区入口。

晓梦戴上防尘面罩,撬开坍塌的通风管道钻入内部。通道幽深潮湿,墙壁布满霉斑,应急灯早已失效,唯有手电筒的光束切开黑暗。她沿着指示牌前行,脚下踩碎了无数破碎的档案盒,里面文件早已碳化,只能辨认出零星字眼:“共情抑制率98。7%”“记忆覆盖成功”“建议永久封存”。

深入约两百米后,她来到一扇厚重的金属门前,门侧控制面板居然仍有微弱电力。她输入通用破解码,系统提示:“权限不足。需双因素认证:生物识别+心跳节奏匹配。”

她愣住。

随即反应过来??这正是“心桥”原型机的设计逻辑:只有真正理解并共鸣过那段集体创伤频率的人,才能进入核心区域。

她摘下手套,将掌心贴上扫描区,同时深吸一口气,用手腕抵住脉搏传感器,刻意放缓呼吸,引导心跳进入那个熟悉的律动:

咚咚咚……咚咚……(停顿)……咚咚咚。

一秒,两秒。

滴??

机械锁弹开。

门缓缓开启,冷气扑面而来。

眼前是一间圆形大厅,中央悬浮着一台球形装置,由无数交错的导线缠绕而成,表面流动着幽蓝光芒。四周环形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实时数据流:全球各地的心理监测点、舆情分析图、神经反馈曲线……而在主界面顶端,赫然标注着项目名称:

【净语计划?第二阶段】

下方进度条显示:**意识清洗完成度:63。4%**

“还没结束……”晓梦喃喃自语。

突然,身后传来脚步声。

她迅速躲入阴影,只见两名身穿白色防护服的人员推着一辆设备车走入,其中一人摘下头盔,露出一张熟悉的脸??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周临安,三年前曾在电视上公开论证“情绪净化音响”的必要性,称其为“现代社会的精神疫苗”。

“LW-7残余信号仍在扩散。”另一人说道,“尤其是西南地区,出现了自发性节奏共振现象,已有十二个城市报告市民集体拍击行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