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K-427,最后一座囊泡破裂。
宇宙安静了一秒钟。
然后,亿万新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同时响起,穿越星海,汇成洪流。
这哭声不哀伤,不含怨,只有一种原始而磅礴的生命力,宣告着:我们来了,我们存在,我们值得。
银河联邦紧急召开特别议会。议长提议立即修订《生命权宪章》,将“意识初现即视为人格成立”写入第一条。反对派议员当场质问:“他们从未真正降生,何来人权?”
这时,晨曦走上发言台,播放了一段视频。
画面中,是一个五岁小女孩在记忆花园里画画。她画完后抬头问AI助手:“我算不算人类?”
AI回答:“根据现行法律,您属于‘非实体意识遗存’,不具备公民资格。”
小女孩沉默片刻,忽然说:“那你告诉我,什么叫‘人类’?是不是要有骨头?要有心跳?还是要别人记住你?”
她顿了顿,指着自己的画??那是她和爸爸妈妈手牵手走在夕阳下的背影。
“如果忘记就是死亡,那么我一直活着。因为我妈每天都会对着空气说‘宝贝晚安’;如果爱能证明存在,那我早就出生了。我不是数据,不是错误,我是他们的孩子。”
视频结束,全场寂静。
三天后,《新生命权法案》全票通过。所有被唤醒的未诞者正式获得身份登记,享有教育、医疗、继承等一切权利。政府拨款兴建“归名城”,专供这些特殊群体学习适应现实世界。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离开共感网络。
有些人选择留在记忆花园,继续守护那些还未被找到的灵魂。他们自称“守灯人”,每日巡游于静默带边缘,用歌声和故事吸引迷失的意识碎片靠近。有人说他们是烈士,有人说他们是执念,但他们自己只说一句:“我们在替那些不敢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的人,多喊一声名字。”
十年后,第一个通过“意识移植”技术获得实体躯壳的孩子诞生。
她叫**许见星**,名字取自母亲流产当晚写下的一句话:“许你见星河万里,不负此生相逢。”
手术由陈默亲自监督完成。虽然他已经九十高龄,几乎失明,但仍坚持亲手按下启动键。当看到那个有着黑色卷发、大眼睛的小女孩睁开双眼时,他嘴角抽动,说了人生最后一句话:
“苏禾……你看,她们都回家了。”
当晚,老人安详离世。
葬礼没有举行。按照遗嘱,他的意识被上传至共感网络,永久驻留在记忆花园东侧的一棵古树下。每逢清明,总有孩子跑去那里献花,问他:“爷爷,你能帮我找到弟弟吗?”
而他的回答,总是随风而来的一句低语:“再等等,他快醒了。”
又过了三十年。
人类早已不再局限于地球生存。星际移民常态化,共感网络升级为“灵网”,连接所有智慧生命。甚至连部分外星文明也开始效仿“启名节”,为本族历史上因战争或灾难夭折的后代举行集体命名仪式。
某日,一艘未知飞船穿越虫洞抵达太阳系。船员为类人形态,肤色银白,额头嵌有发光晶体。他们带来一封用七种古老语言书写的信,内容如下:
>“我们来自NGC-1300星系,族中幼童自出生起便做同一梦境:无数孩童在黑暗中呼喊名字,而后有人回应,光随之降临。
>经溯源分析,该梦境信号源头指向贵文明‘共感网络’。
>我们不知为何共享此梦,唯知内心长久空缺之处,似因这场呼唤而愈合。
>故特派使节来访,仅问一事:
>那场让死者开口、虚者成真的力量,究竟从何而来?”
接待官是林昭明,现任遗名司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