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阮蹲下身,指尖轻触水面。温热的,像是回应。
当晚,她写下一封信,投入井中:
>“亲爱的妈妈:
>我结婚了,你看到了吗?
>他很好,比我想象中更懂我。
>我也开始学着不做超人,而是做一个普通女人??会赖床,会撒娇,会在下雨天抱着他哭。
>昨天,我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也许还能有一次机会……做妈妈的机会。
>我还没告诉林昭。我想等樱花再开一次,就在井边告诉他。
>到时候,你会来看我们的孩子吗?
>如果她像你,一定会爱上数星星;如果她像我,大概也会倔得不肯认输。
>不管怎样,请你教会她一件事:
>如何在黑暗中点亮自己的灯。”
信纸燃尽的瞬间,井底传来三次轻响,如同承诺。
三个月后,樱园迎来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是个女孩,七斤二两,天生左耳后有一颗淡粉色胎记,形状宛如未绽的花苞。
接生的老大夫笑着说:“这娃有福气,落地时满天星斗都亮了。”
林昭抱着女儿坐在井边,轻声说:“小念,这是你外婆守的地方。以后,你也来听一听,那些说不出口的话。”
阿阮倚在门框上看他们,阳光洒在三人身上,暖得像一场不愿醒的梦。
当晚,她翻开《人间回响录?续篇》,添上新的一则:
>“第三则:2023年夏,我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念安’??愿她心有所念,一生平安。
>她的第一声啼哭响起时,井水泛起了彩虹般的光晕。
>我知道,那不是奇迹,而是传承。
>从此以后,我不再是唯一的守门人。
>我只是一个母亲,正努力把爱,一代代传下去。”
多年后,人们在整理樱园档案时发现,自那日起,全球信使网络的情感波动曲线出现一个永恒峰值,持续至今未曾衰减。科学家称之为“阿阮效应”,而民间则流传着另一句话:
>“当你真心相信一个人还在,她就真的没走。”
又是一年春分。
念安三岁了,会走路,会说话,最爱做的事就是趴在井边喊:“外婆!你在吗?”
有时风过,水面浮出几个泡泡,恰好拼成“在”。
她咯咯笑着,转身扑进阿阮怀里:“妈妈,外婆说我今天扎的小辫子好看!”
阿阮亲吻她的额头,望向远处山巅初升的朝阳。林昭走来,一家三口并肩而立。
井中倒影清晰映出三代人的模样。而在更深的幽暗处,那个穿棉袄的身影依旧伫立,双手交叠于胸前,笑容宁静。
阿阮没有再说话。
春风拂面,樱花纷飞,整座庭院仿佛都在低语:
??记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