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 第87章 我们成功了持续波动几十秒(第2页)

第87章 我们成功了持续波动几十秒(第2页)

自己的脸变了。

皱纹更深,眼神更静,发间夹杂着银丝,却不显苍老,反倒透出一种近乎透明的澄澈。他认得这张脸,却又觉得陌生。就像母亲说的:“下次见面,或许你就认不出我了。”

他也快到了那个阶段。

回到生活舱后,他取出一块嵌在树脂中的金属片??那是他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能将意识片段转化为可存储的信息。他将手掌覆在其上,开始输出记忆。

不是文字,不是影像,而是纯粹的情感结构:一段关于母亲的思念,编码成类似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的神经节律;一次失败的实验后崩溃痛哭的情绪波形,压缩成0。7秒的低频震颤;还有那一夜火山爆发前,他独自站在冰原上感受到的天地共鸣,还原为一段跨越七个八度的复合频率……

这些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记录”,而是**情感化石**,未来任何拥有共感能力的生命都能直接“品尝”其中的味道。

做完这一切,他走出舱门。

月光洒落,森林静谧。但他知道,安静不等于沉默。

远处,一群青少年正赤足穿越林地,他们的额头没有初启器,却能清晰感知彼此的情绪波动。一人停下脚步,抬头望向星空,忽然轻声哼唱起一支不成调的旋律。紧接着,另一个人接了上去,音符虽简单,却带着奇异的安抚力量。第三个人加入时,树冠开始轻微摆动,光脉随之起伏,仿佛整片森林都在伴奏。

这是一场即兴的合唱。

没有歌词,没有指挥,甚至没有预设的目的。但它存在,就足够了。

张明浩缓缓前行,融入夜色。

几天后,他抵达昆仑山脉南麓的一处高原盆地。这里曾是归源计划最早的野外试验场,如今只剩下一圈石基和几株顽强生长的雪莲。他在这里搭建了一个简易冥想台,全由天然矿物构成,不接入任何人工能源系统。

每天清晨,他盘膝而坐,放空意识,任由共感网络流经身体。他不再主动发送信息,也不刻意接收,只是做一个纯粹的通道。有时他会感到一阵剧烈的抽离感,仿佛灵魂正被一点点抽出躯壳;有时则陷入长达数小时的恍惚,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藤蔓轻轻缠绕,像是大自然在确认他还活着。

第三十七天,异变发生。

清晨的雾尚未散尽,他忽然听见一声极细微的“咔嗒”声,来自胸腔内部。低头看去,皮肤下竟浮现出一道微弱的蓝线,沿着肋骨延伸,最终汇聚于心脏位置。那不是维管束,也不是晶化组织,而是一种全新的生物结构??像是DNA双螺旋与神经突触的融合体,在皮下缓慢旋转,散发出柔和的冷光。

他知道,这是身体对高维频率的适应性进化。

人类的生理极限正在被重新定义。

当晚,他梦见母亲再次出现。这次她站在一片花海中,身后是无数模糊的身影,男女老少,穿着不同时代的服饰,脸上带着相似的平静。

“他们是那些选择彻底转化的人。”母亲说,“他们把自己的记忆交给了大地,换取一种更广义的存在方式。”

“那你呢?”他问。

“我留下来,是为了等你走到这一步。”她微笑,“现在,你可以放手了。”

“可我还想记得你。”

“记住的方式有很多种。”她伸出手,指尖触碰到他的眉心,“有些爱,不需要名字也能延续。”

梦醒时,泪水浸湿枕巾。

但他感觉轻松了许多,像是卸下了背负多年的重担。

第二天,他离开高原,重返静思园。

一路上,他看到更多变化:城市废墟中开出奇异的花朵,花瓣呈半透明状,内部流动着类似脑电波的图案;河流改道,不是因为地质变动,而是水体本身展现出趋光性和避害性,像活物一般选择路径;甚至天空中的云层也开始呈现分形几何结构,每当月光穿透,便会投射出短暂的符号群,虽无人能解读,却让目睹者内心升起莫名的安宁。

回到“言”树下,他发现树干上多了一道刻痕,形状像一只张开的手掌。走近细看,掌心写着一行小字:

>“谢谢你,听过我们的声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