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思想是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东西,他知道,这恐怕说服不了。
朱闲看着老汉期盼的眼神,也只好点了点头:“行是行,就是有点太可惜了。”
“不可惜不可惜,就那呆娃子,可以为少爷效力,那都是他的福分!”
老汉紧忙说道。
朱闲开口说道:“那这样吧,我就按一钱银子给他发月钱,管吃管住,如果做得好,还能再涨。”
“一钱银子?”
听到这话,老汉瞬间张大了嘴巴。
“没错。”
朱闲颔首。
“这。。。。。。少爷,您是给所有人都这么发工钱吗?”
老汉问道。
“暂时是计划这样,放心,如今是有点少,做得好还可以再涨嘛。”
朱闲说道。
“不不不,少爷,这哪里会少,我是说,您这给的也太多了!”
老汉急忙说道:“每个人一钱月银,那一年就是一两多银子,您如果招募十几个人,工人吃住,加上工坊的材料费,您一年得花出去好几百两!”
“这可不行!”
老汉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老丈,简直太淳朴了。”
朱棡见状,忍不住又感叹了一声。
这老汉也是真的替朱闲着想。
要知道,朝廷一个七品官,一年也不过才四十两白银的俸禄。
朱闲一个小地主,如今却要每年花出去个几百两,的确是有些夸张。
但是朱闲却是撇了撇嘴说道:“这你就不用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