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创科考以来,从没有出现过六首状元,只有黄观做到了,而他也被视为本朝的祥瑞!
更惊人的是,黄观如今,不过才二十七岁!
可以说,他在天下士子们的心中,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如今他虽然只是个尚宝司卿,但是众人都明白,他的前途无可限量。
最次也会坐到礼部尚书的位置。
而如今,这个现任礼部尚书倒是脑袋活泛,直接引荐了黄观,为那位神秘义子作大婚颂,还要写传!
要知道,通常都是人死以后,才会作传。
哪见过给活人写传的?
作为天下读书人偶像的黄观,其一举一动都会令世人侧目。
如果他给朱闲写传,那朱闲在天下士子心里的地位,一定会飞速攀升。
这相当于黄观,在拿自己的名声与威望作保。
礼部尚书这是溜须朱元璋的同时,还不忘提携了下将来前途无量的黄观。
不难想象,如果黄观给那位神秘义子写传,那此人也会记下这份人情,黄观将来的仕途,必将更加顺遂。
还得是你啊。
要么你是礼部尚书呢。
这溜须拍马的本事,谁能做到?
朱元璋闻言,瞬间来了精神。
自己原本就想让朱闲扬名立万,在天下士子心里占据崇高的地位。
因此还特意招来衍圣公,来做朱闲的登云梯。
如今让黄观来写传,岂不是锦上添花?
于是他轻笑着看向黄观,说道:“黄爱卿,你意下如何?想来借你的名声,咱那不争气的义子,必定能扬名于士林。”
听到这话,黄观略显犹豫的说道:“陛下,微臣。。。。。。”
朱元璋瞬间眉头蹙起:“怎么,难道你不愿意?”
“微臣并非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