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展昭传奇 > 第九十五章 小师弟万万不能沉迷于女色啊(第1页)

第九十五章 小师弟万万不能沉迷于女色啊(第1页)

大相国寺。

展昭回到僧房,盘膝坐下。

第二次夜探庞府,收获不小。

首先师妹有点小期待。

她希望自己第三次过去,走正门。

说实话,让庞吉以邀请大相国寺高僧的方式,直接把展昭。。。

青溪镇外,夜雾如墨。

血字悬于书院牌匾之上,随风微微颤动,仿佛有生命般缓缓蠕动。那“第三阵,待启”四字,竟似由无数细小的虫豸拼凑而成,时聚时散,散发出腐腥之气。月光被云层遮蔽,天地间唯余一抹暗红,像是苍穹裂开了一道伤口,正悄然滴血。

镇中寂静无声,连犬吠鸡鸣都不复存在。家家户户门窗紧闭,门缝里塞着艾草与朱砂符纸,屋檐下挂着铜铃、桃木剑,显然是百姓自发驱邪之举。然而这些寻常避秽之物,在真正的魔道面前,不过如同纸糊壁垒。

忽而,一声婴儿啼哭划破长空。

声音来自镇东老宅,一座早已荒废多年的李氏祠堂。本应无人居住之地,此刻却灯火通明,窗纸上人影晃动,似有数十人在内走动。可若细看,那些影子动作僵硬,步伐一致,仿佛提线木偶,且每个人的头颅都微微歪斜,嘴角上扬至耳根??正是归墟集与乌鸦岭死者的典型面容。

祠堂中央,一口古井静静矗立,井口以青铜封盖,其上刻满符文,中央嵌着一面龟甲,龟甲裂纹恰好构成北斗七星之形。此刻,最前端的“天枢”位光芒微闪,随即熄灭,而第二颗“天璇”则缓缓亮起,幽光如眼,窥视人间。

井边跪着一个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身穿儒生长衫,双手捧着一卷竹简,口中喃喃念诵:“**魂归故土,魄引黄泉;百梦同游,共赴冥筵……**”

这不是《礼记》,也不是任何儒家典籍,而是失传已久的《魇书?梦祭篇》。

他双眼翻白,瞳孔不见,脸上却带着安详笑意,仿佛正做一场美梦。而在他身后,整条街巷的居民皆已走出家门,排成长队,手持利刃或绳索,缓步向祠堂而来。他们脚步整齐,呼吸同步,宛若一支沉默的军队。

这便是“癔症潮”??厉无咎所布“十二地煞阵”的第三式:**梦劫阵**。

此阵不杀肉身,专蚀神志。凡入阵者,皆会陷入集体梦境,以为自己身处太平盛世,亲朋团聚,五谷丰登。唯有在梦中自愿献出心头热血,方能“保全家平安”。醒来之时,已是尸体横陈,心口穿洞,血尽而亡。

更可怕的是,一旦有一人“自愿”献祭,其余人心防便如堤溃,接连堕入幻境,无法自拔。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掠过屋顶,轻如落叶,落地无声。

来人披着玄色斗篷,腰佩长剑,左胸玉符温润发光,正是展昭。

他已在十里外截获一名逃出的村童,得知全镇百姓今夜将“自行赴祭”。一路疾行至此,气息紊乱,旧伤隐隐作痛,但他双目清明,意志如铁。

“梦劫阵……以愿力为引,执念为薪。”展昭低语,“若不能唤醒主意识,哪怕斩尽千尸,也救不了他们。”

他取出那枚“天枢”铃铛,轻轻一摇,铃声清越,竟使四周雾气稍稍退散。显然,此物对邪阵有所克制。

柳轻眉曾告诫他:**九转还魂引仅余两日效力,切勿强行催动内力**。可眼下,已无退路。

展昭深吸一口气,盘膝坐于祠堂门前石阶之上,闭目凝神,运转天音阁秘传心法,将玉符贴于眉心。刹那间,一股清流自灵台灌下,贯通四肢百骸。他开始默诵《荡魔引》残章,声虽不出口,却在识海中掀起波澜。

与此同时,他的意识缓缓沉入梦境。

眼前景象骤变??

春光明媚,杨柳依依,汴河两岸商铺林立,行人如织。孩童嬉戏,妇人唤儿,酒旗招展,鼓乐齐鸣。竟是十年前的开封盛景!

展昭怔住。这不是幻术,这是他心底最柔软的记忆:初任御前四品带刀护卫那年,包拯赐他红袍,百姓夹道相迎,柳轻眉站在人群后,远远一笑。

“你回来了。”熟悉的声音响起。

他转身,见柳轻眉立于桥头,一身素衣,手中玉笛轻扬。

“这不是真的。”展昭握紧剑柄,“你在骗我。”

“真假又有何分别?”她微笑,“你看,包大人还在升堂,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俱在左右。你不必再奔波,不必再受伤,不必再看着无辜之人死去。留下来吧,展昭,这里才是你应该归去的地方。”

展昭喉头一哽。

的确,太累了。三日筋骨寸断,七日气血逆行,九日魂魄离散……他本该死了。可他还活着,只因心中那一口气未散??**存心为国,何惧生死**。

他闭上眼,再睁开时,目光如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