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牺牲品还是渔翁?
在李茂森做出决定后没多久,坎城电影节举办方、法国及欧洲各地记者、欧美电影界人士、法国文化部门等相继收到消息。
眾人表示震惊,不明白他这样做的目的。
目前《秋菊》场刊分数已经出来,达到3。1分,排在第二名,有很大机会获奖。
这个时候撤展非常不理智,甚至会被復纳电影节方面列入黑名单,未来两年都不得参加。
后来听说举办方限制《秋菊的故事》放映场次的事。
大家又开始理解他,
从《秋菊》入围主竞赛单元之后,欧洲主流媒体指责《秋菊》是政治电影,在宣扬错误的意识形態,应该被限制放映场次。
法国国会议员让·罗什在接受《世界报》採访时支持这种说法,要求復纳电影节方面接受媒体的建议。
还有法国文化部门也有这方面的表示。
现在举办方突然减少《秋菊》放映场次。
这说明他们服软了,打算接受媒体和文化部门的建议,用不公平的態度来对待《秋菊》。
《秋菊》剧组遭遇不公正,提出撤展也是可以理解的。
“该死!电影放映场次是提前安排好的,谁让你们隨便乱改?”
影节宫办公室,艺术总监蒂耶里·福茂气恼地询问几个影节宫管理层。
“福茂先生,这是放映人员的失误,並不是我们在刻意针对《秋菊》剧组。”
影节宫主管解释说。
“失误?影节宫每天放映上百部电影也没有发生失误,为什么偏偏在放映《秋菊》时发生这种低级错误?”
蒂耶里·福茂非常不满。
目前《秋菊》爭议极大,关注度极高,在专业影评人间的口碑也很好。
相当於电影节上的明星作品。
可现在这个明星却被曝出受到举办方不公正对待,且证据確凿。
这种事影响很坏,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夏纳电影节整个品牌,降低坎城电影节的价值,甚至他们的前途。
他这样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实。
近十年隨著电影行业发展,国际新增的电影节数量呈倍数增加,这些电影节虽然含金量不高,
但也与欧洲三大电影节形成竞爭,让三大电影节无法继续维持行业垄断地位。
此外欧洲三大电影节从创立时期就是竞爭对手,相互挖坑,相互指责,爭当欧洲最大牌电影节和电影交易市场。
一旦这种事爆出,德国和义大利方面的媒体绝对会落井下石,击夏纳电影节不够开放包容,
连一部具有爭议的电影也容不下。
以上是外因。
真正难以控制的是內因。
法国文艺界从来跟政府不对付,双方经常为爭夺话语权爆发衝突,其中最有名的五月风暴也有这个原因。
根据產业属性,復纳电影节表面上应该站在文艺界这边,抵制政府对文艺界和电影行业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