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淮阴县主·邯郸道 > 有凤来仪(第2页)

有凤来仪(第2页)

桓清与意识到自己表现有些露骨了,立即正襟危坐,回道:“传闻太盛,不免有一点点好奇。”

话音刚落,就见大齐使团一行自殿外走来,当前一人着一袭华贵白袍,金丝绣花,衣上有大齐的玄鸟图腾,广袖随风,衣摆曳地,远看如凤鸟振翅,近看若玉莲风生。

此人路过桓清与身前,她才看清其长相,五官精致华美,一双丹凤眼灵动妩媚,鼻子高峻挺拔,薄唇形状优美,一笑却又冷艳精明。这一眼,她明白了为什么见过他的人都将他的美貌如此传颂——慕容隽其人,太过明艳张扬了。

论及大魏的美男子,容珩、萧迦叶、桓俭等人无不生得五官精美绝伦,身姿修美。但实在无人像他一般如此了解自己的美,并毫不掩饰地绽放、倾泄出来,像一朵春潮带雨的重瓣芍药,用它的清媚无双,热烈拥抱整个天地,直至天地为之炫目,为之倾倒。

“大齐慕容隽拜见大魏皇帝陛下。”

因三国皆已称帝,慕容隽没有在称呼上作文章,倒是彬彬有礼地向魏帝见礼,其身后的使臣楚俞等人相继拜见魏帝。楚俞其人也风度翩翩,只惜在慕容隽如此出场的映衬下,让人忽略了他的存在,目光由始至终都被中间那只白凤凰给吸引了。

魏帝没有被他的惊艳出场影响半分,保持着帝王气度,颇为亲切地唤他平身,并欢迎他的到来。慕容隽则客气地回了一车轱辘场面话,盛赞大魏之人杰地灵,物产丰饶,臣民热情好客,尽显大国风范。一番说辞,竟衬得一向能言善道的大鸿胪桓宣质朴、平淡了。

终于等他落座,侍从们相继上菜,一道道佳肴引得众人喜不自胜,笑逐颜开。尝了一道金陵菜的慕容隽,又是一串溢美之词脱口而出,滔滔不绝,赞不绝口。

还好点评也算中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不算尴尬,反而甚是悦耳。

“他好像有点呆啊。”桓清与轻声对桓俭说了一句。

一向从容有度的桓俭,轻笑出声来,只道:“你可喜欢这样的?”

桓清与略一思忖,点头道:“有一点。”她的确喜欢这种热情活泼的性格,生气勃勃,好像这世上有数不尽的乐子让他们为之雀跃欣喜。

在容铉的安排中,晚宴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通过丰盛美食,向吃惯了烤羊、肉馍的大齐人展示一番自诩为汉室正统的大魏饮食文化。侍从每上一道菜,桓宣就会向各位介绍一下菜品的名称、材料、做法等。

如用竹叶包好呈上来的鱼乍,将肥美的鲤鱼去鳞,带皮切块浸于水中,漉出后,洒白盐、榨尽水,用茱萸、桔米、熟粳、酒等调成的酱料抹匀,用竹叶密封好,置于瓮中发酵数日。其味鲜美,肉质筋道,经发酵后别有一番风味。

五味脯则由牛、羊、獐、鹿、猪,顺着肉纹切条,将肉骨捣碎煮成骨汁,加入豆豉再煮至色足味浓,漉渣下盐,切细葱白捣成汁,加花椒末、桔皮、生姜末,再将肉脯进入鲜汁中,浸三个昼夜,阴干后食用。五味脯肉香浓郁,咸辣香辛味俱足,生津开胃,过饭下酒,兴味甚酣。

还有蒸豚、胡炮肉、跳丸炙等宫廷名菜,取材新鲜,做法精微,让滋补肉食入口鲜嫩,味美而不腻。至于山阴的菰米,淞江的鲈鱼、莼菜,闽粤的烤鹅,东园的青葵等地方特色菜品,亦堪为仙品,更显示出大魏物阜民丰。

见到大齐使团对着满案的菜肴看花了眼,攥着摇摇欲坠的矜持,食指大动,容铉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大魏食在门阀,尤其是一些奢侈士族家中饮食之精美华贵,远胜于宫廷。容铉这次,恐怕贡献了几个容氏的秘藏食谱,在大齐皇室面前大出风头,也让在座士族不得不重新估量其家族财力。

桓清与在品尝美食之余,或借三两应酬时的转眸扫视,或以余光不动声色地观看殿中众人,对面容铉极少动筷,脸上的不屑融化在矜贵的笑意中,时隐时现;其身侧的吴国长公主则一副恹恹的面容,好似在说这案上精脍不过尔尔。

师父华琰依旧默默进食,不泄漏任何情绪,华夫人在一侧贴心地将鱼乍撕成细条,放到他的食盘内;只有身后的华莲,看着举止得仪,但上一道菜便吃完一道,笑意盈盈的双眸足可见他此时内心已欲欢欣鼓舞,吃得不亦乐乎了。

桓清与低头浅笑,小食一口鲈鱼,默默咽下,又抿了一口果酒,方才抬首。目光跳过中间一件天青色华服,见当朝尚书令山洵有条不紊地进食,时而和身旁之人交谈几句,若有人主动与他攀谈,他也总能立即笑容可掬地接上话。身后的山凌一袭紫袍,依旧是清贵少年郎的姿态,不过尝了几口,就饭饱酒足般,端坐席上,目光平缓或不经意地打量着座中之人的穿着妆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