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诗
墨染寒宵忍字深,瘴乡孤客抱丹心。
黄伞绣诗藏讥讽,未识风波已近身。
夜色如墨,齐王府内灯火通明。檐角铜铃被寒风卷得轻响,窗纸上映着齐王伏案的身影,狼毫落纸时力道沉沉,一个“忍”字跃然纸上,笔锋苍劲如松,却在收笔处藏了几分难察的沉郁。廊下积雪未消,亲信小厮高玉明捧着暖炉立在阴影里,声音压得比檐角霜花还轻:“启禀王爷,汪康年大人到了,袍角都沾着夜露呢。”
齐王指尖捏着笔杆顿了顿,目光仍落在案上“忍”字的墨迹里,待那点墨晕开些微,才抬声应道:“有请。”话音刚落,便见汪康年掀帘而入,藏青官袍下摆果然沾着湿冷的夜露,他甚至没顾上掸去,一进门便“噗通”跪倒在地,膝盖撞得青砖轻响,声音发颤:“臣汪康年,叩见王爷!求王爷救救谢世之、岑春二位大人!”
齐王连忙起身,伸手扶住他的臂弯时,指尖触到一片冰凉——竟是官袍里的中衣都浸了寒气。他眉梢微蹙,引着人到暖炉旁落座:“汪大人深夜冒寒而来,便是为了此事?”
“正是!”汪康年坐定后,掌心仍攥得发白,语气里满是急切的辩解,“谢、岑二位不过是为朝堂清明进言,并非有意冲撞太后,若真因这几句直话便贬谪流放,岂不是寒了满朝忠良的心?”
齐王沉默着转身,从案上取出一方压着镇纸的宣纸,指尖按着纸边轻轻推过去:“子美,你看这字。替我转交谢、岑二位,告诉他们,此字若懂,便是一线生机。”
汪康年伸手展开,宣纸上“忍”字力透纸背,墨迹尚带着砚台的温润,可他看罢却猛地攥紧纸角,指节泛白:“王爷!该忍到什么时候?不过是说几句耿介之言,就要这般藏头缩尾,难道我大周真要暗无天日了吗?”
“暗无天日?”齐王缓步走到窗边,望着院外沉沉夜色,声音沉得像落雪压枝,“桂宁侯一党盘踞朝堂多年,私结党羽、把持选官,如今动谢、岑二人,便是想试探我的底。若此刻硬争,不仅救不了他们,反倒会打乱全盘计划——你以为这‘忍’是妥协?这是为了日后能真正护住朝堂清明。”
他转身走向书架,指尖在排得齐整的典籍上轻轻划过,最终抽出一册泛黄的《论语》,翻开某一页递到汪康年面前,指尖点着字句:“你看这句,‘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谢、岑二人有耿介之心是好,可若连眼下这口气都忍不下,争的是一时之直,毁的是将来的局。”
“可孟夫子也说‘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汪康年抬眼时,眼眶已微微发红,“他们守着本心直言,若咱们连这份本心都要劝他们‘忍’,那往后朝堂上,岂不是只剩趋炎附势之辈?王爷,您真能眼睁睁看着天下人说,我大周容不下一句真话吗?”
他攥紧手中的“忍”字宣纸,语气陡然决绝:“既然王爷不愿管,那明日早朝,臣便上书太后!哪怕拼着丢官罢职,也不能让忠臣蒙冤!”
“汪子美!”齐王猛地转身,目光如炬,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厉斥,“你知不知道你不能有事!”见汪康年愣住,他语气又缓了些,伸手按住对方的肩膀,力道带着郑重,“以你之才华,精通漕运、擅理国库,日后若要整顿朝纲、救济天下,少不得你的力。这浑水凶险,要蹚也该是我来,不是你。”
汪康年眼眶通红,声音发颤却仍带着执拗:“可……可谢、岑二位……”
“不是不救,是要等时机。”齐王转身从案下暗格里取出一个锦袋,递到他手中——入手便知是沉甸甸的银票。“他们公然顶撞太后,流放是躲不过的,怕是要去岭南、黔州那些苦瘴之地。这里有十万两,你替我转交,让他们多备些药材、打点沿途官吏,能少受些苦楚。”
他拍了拍汪康年的手背,语气软了几分:“夜深了,回去吧。往后行事,务必谨慎。”
汪康年捏着锦袋,望着那方“忍”字宣纸,终究是叹了口气,躬身告退。
不过三日,朝堂上便传来敕书宣示的声音。内侍省秦怀意捧着朱红玺印的敕书,声调庄重却藏着冷意:“门下:谢世之、岑春,位列朝班却失君臣之礼,承光殿议事时抗言犯上,妄议太后临朝处置,论罪当诛。然陛下念其曾有微功,太后亦存宽宥之心,特从轻发落——谢世之流放岭南儋耳郡,岑春流放桂林象郡,限三日内起程,不得滞留京畿!”
宣罢贬谪敕书,他又展开另一卷黄麻文书:“门下:前工部主事白士良,夙夜勤勉,熟谙营造之法,历事有劳。今工部侍郎一职空缺,特擢白士良为工部侍郎,主掌营造、漕渠诸事,即刻赴任!”
消息传到郊外驿站时,谢世之、岑春已换上粗布囚服,行囊简陋地靠在墙角。汪康年提着食盒快步进来,见二人虽面色憔悴,脊背却依旧挺直,眼眶先红了几分。他将热好的酒肉摆上桌,斟满三杯酒,声音压着哽咽:“二位兄台,此去路途遥远,儋耳、象郡虽苦瘴,却也有青山绿水,权当是换个地方读书养心。”
说着,他悄悄将那袋银票塞到谢世之手中,又掏出一方叠得整齐的宣纸:“这是王爷亲手写的,说二位若懂这字,便知他的心意。”
谢世之展开宣纸,见那“忍”字旁还题着四句诗:“瘴雨蛮烟路几千,此身暂寄莫辞艰。他年若遂凌云志,再向朝堂论直奸。”他指尖反复摩挲着纸页,眼眶渐湿却笑了出来:“好一个‘他年若遂凌云志’!王爷的心意,我懂了。”
岑春攥紧宣纸,语气坚定:“汪兄放心,我们定好好活着,熬过这瘴乡苦旅。日后若有机会,定要回京城见王爷,让他知道,我们没辜负这个‘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