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抬眼扫过四周,再瞧瞧收获颇丰的鱼篓,“天寒地冻,竟真能钓到鱼。”
霜寒千里、冰封万层,静止不动的沅水河道看起来孤寂一片,入目皆是满眼的白。
文玉不由得将眼前所见之景与记忆中沅水的模样相对照,却无论如何也不能将两者联系起来。
在沅水河畔她曾度过春夏秋三季,唯独缺了冬,因而,她是不曾见过冬日被冻住的沅水的。
那时候……
“今日这些鱼,咱们回去怎么做来吃?”
文玉提着裙摆赤脚走在田埂上,碧色的襻膊将其粉红的衣袖拢起,在日光的辉映下,她整个人如同一朵出水芙蓉,明艳动人。
落在她身后三两步的宋凛生,一手提着文玉打湿的鞋袜,另一手拎着鱼篓和钓具满载而归。
虽然是在田间地头,又身负重物,宋凛生月白的衣衫亦染上淤泥,可行走起来,其挺拔笔直的身躯却自有一番风骨。
便是做着下水摸鱼的事,也难掩他半点风姿。
在听见文玉的问话以后,宋凛生轻吟出声,“唔……”似乎亦为此感到苦恼。
“难道又是清蒸鲈鱼?”文玉蹦跳着转身倒着走,与宋凛生正面相对。
他背对青山、辞别落日,整个人沐浴在一层暖黄的光晕之中,淡淡的阴影自眉弓扫过,令其眼底的笑意越发明显。
文玉心道奇怪,也不知宋凛生是想到了什么,竟笑得这样……反常。
“怎么?”宋凛生忍俊不禁,明知故问,“小玉今日想吃腌渍的口味?”
此言一出,文玉像是被人捉住后颈皮的猫儿般,登时险些炸了毛。
宋凛生柔和温良的目光此刻就像是长出了细小的绒毛,虽然是轻轻地划过文玉的面庞,却仍然让她奇痒难耐。
想起从前的那些话,文玉赶忙背过身去,不敢再看宋凛生。
只是她心中忙乱,嘴上却是不饶人,横竖不与宋凛生对视的时候她便胆大许多。
文玉嘀嘀咕咕地小声反驳:“哪里的话,小宋大人不是有言在先,‘清蒸最佳,腌渍次之。’?”
第249章
后头一时没了声儿,在文玉瞧不见的地方,宋凛生已然是满面通红。
他好似一只熟透的水蜜桃,只要文玉回头,轻而易举便能将其裹在外头的果皮扒开,露出内里汁水充沛的果肉来。
那不过是他与穆大人争锋相对之时所说的气话,竟没想到叫小玉记住这许久。
回想起那时在上巳水席之上的情形,宋凛生的难为情之下忍不住浮起一丝快意。
他为了一道腌渍鲈鱼与穆大人对上,其实不过是想在小玉面前多多说些话罢了。
现在想来,简直令人面愧。
宋凛生耳根发热,眼神亦是躲闪,看着眼前快步往前的文玉,又忽而生出许多宽慰。
只要如今与小玉在一起的人是他。
目光扫过篓中尚且活蹦乱跳的鲈鱼,其实清蒸也好、腌渍也罢,甚至风干来烤亦不是不可。
只要是他与小玉一起,便好。
宋凛生半晌无言,文玉的唇齿之间不由得逸出声声得逞的笑意,混合着江风一道吹远。
日落在她二人身后远去,将歪斜的影子拉得老长。
待行至宽敞处,宋凛生提着鱼篓快走两步与文玉并肩而行,两人的身影不再你追我赶,而是时不时地靠在一处。
青山伫立,渔歌唱晚,如同江阳府无数的年幼年轻年长者一样,文玉和宋凛生沿着沅水往上,一直朝着归家的路而去……
文玉闭了闭目,再睁眼时摆在身前的又是落雪纷纷、冰冻千层的沅水。
从前的种种,如同大梦一场。
她重新看向赵不闻装的满满当当的鱼篓,话音一转,文玉似乎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不由得笑起来。
“可是这样多,不闻君的那只小猫儿得吃过这个冬日罢?”
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