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 第198章 完了这下又失败了(第1页)

第198章 完了这下又失败了(第1页)

俞年心里真服了。

什么时候发视频不好,偏偏这个时候发。

去哪儿拍摄不好,你去成都。

但他内心,还抱着有一丝幻想。

“新增订单男女比例是多少?”

俞年问了句。

他现在。。。

车子重新发动,杨力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刚才那场闹剧带来的心理冲击。他坐在驾驶座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方向盘边缘,眼神时不时瞟向咖啡店外那个几乎把椅子压垮的身影??那位“对象”,正慢悠悠地啜着一杯冰美式,嘴角还沾着一点奶泡。

“陈超……你说,咱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杨力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得像是在自言自语。

“反思啥?”陈超一边整理刚收回来的拍摄设备,一边笑着问,“反思你不该在直播里吹底盘?还是反思你刚才差点被一个‘是坏说’给送走?”

“我是说。”杨力转过头,目光认真,“星辰这车,到底卖给谁?我们以为是年轻女孩、都市白领、通勤代步的小情侣……结果呢?第一个主动来问载重的是个健身老哥,他对象能坐满一张椅子还溢出来。这说明什么?”

陈超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星辰mini的用户画像,可能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不止不一样。”杨力缓缓点头,“它正在变成一种‘反常识’的存在。你以为它是娇小可爱的代步工具,结果人家拿去跑山、拉人、甚至改装玩漂移;你以为它的目标用户是20出头的小姑娘,结果第一批深度体验者里有黄毛鬼火少年、骑行爱好者、还有这种体重超标但热爱生活的夫妻档。”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意味深长:“星辰汽车,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一台‘看起来应该什么样’的车。他们在偷偷打破规则。”

陈超若有所思:“所以底盘升级不是为了讨好专业玩家,而是为了覆盖更多真实使用场景?哪怕普通人感觉不出来,但他们知道,总有人会用到。”

“对。”杨力笑了,“而且这些人不会上网跟你讲‘独立悬挂真香’,他们只会默默开上山、穿过巷子、挤进菜市场,然后某天突然出现在你直播间评论区,问一句‘这车能拉三个人加一筐螃蟹不?’”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终于缓和下来。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杨力低头一看,是星辰官方运营团队发来的私信。

>【杨老师您好,感谢您今天的自发推广。我们注意到您提到的底盘差异问题,方便的话,能否接受一次非公开的技术访谈?关于mini至臻版的真实调校逻辑,我们可以透露一些从未对外公布的信息。】

杨力挑眉:“哟,这是要给我开小灶了?”

陈超凑过来看了一眼:“他们还真重视你啊,一般人可拿不到这种邀请。”

“不是我重要。”杨力眯起眼睛,“是我今天说中了他们的秘密。”

半小时后,两人驱车离开山顶打卡点,沿着蜿蜒山路返回市区。途中,杨力接通了星辰技术总监李维的电话连线,开启了录音模式,准备为后续内容积累素材。

“杨老师,您很敏锐。”电话那头传来低沉而冷静的声音,“的确,mini至臻版的底盘不是简单的优化,而是一次‘逆向开发’的结果。”

“逆向开发?”杨力重复了一遍,“什么意思?”

“通常车企做微型电动车,都是先定成本,再定性能。比如‘这车卖5万,那就只能用整体桥,塑料护板,轻量化钢制悬挂’。但我们不一样。”李维说道,“我们是先问:什么样的底盘能让这台车真正适应中国复杂的城市生态?然后再倒推结构设计和供应链方案。”

杨力听得入神:“所以你们根本没考虑‘省成本’?”

“当然考虑了。”李维笑了一声,“但我们换了个思路??不是在哪省钱,而是在哪不能省。比如悬挂系统,直接影响操控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尤其在老旧小区坑洼路面、城乡结合部碎石路、甚至是暴雨后的积水路段,差一点,用户体验就是天壤之别。”

“所以你们上了类独立悬挂结构?”杨力追问。

“准确地说,是一种‘准双叉臂+液压衬套’的复合式前悬,配合后轴扭转梁强化版。”李维解释道,“虽然名义上不算‘四轮独立’,但在实际滤震和侧倾控制表现上,已经接近十万级主流车型的水准。”

杨力倒抽一口冷气:“你们疯了吧?这种配置放一台A00级小车上?”

“正因为是小车,才更要做好。”李维语气坚定,“大车有空间冗余、重量优势、动力储备,可小车一旦基础素质不行,缺点会被放大十倍。我们不想让用户觉得‘便宜没好货’,我们要让他们觉得‘原来这么小也能这么稳’。”

车内一片沉默。

良久,陈超忍不住插话:“那成本怎么办?一台车多花两千块,卖十万辆就是两个亿啊!”

“所以我们砍掉了所有花哨的东西。”李维答得干脆,“没有激光雷达,没有自动泊车,没有AR-HUD,连中控屏都坚持用8英寸。但我们把钱全砸在看不见的地方??车身刚度提升37%,电池包底部加装铝合金防撞梁,连轮胎都是特制的低滚阻高抓地配方。”

杨力喃喃道:“难怪我过弯的时候感觉那么扎实……这不是一辆‘玩具车’,你们把它当正经交通工具造的。”

“没错。”李维说,“在中国,很多人买第一辆车,就是这种小电车。对他们来说,这不是‘过渡品’,而是全家出行的唯一依靠。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老婆摆摊送货……这些事,不会因为车小就被简化。所以我们必须让它足够可靠。”

电话挂断后,车内陷入长久的安静。

夕阳斜照进车窗,洒在粉色的内饰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原本觉得有些“浮夸”的樱花粉配色,此刻竟显得格外温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