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易在二排和三排都分别乘坐了一下。
以5040mm规格的车身长度。
你要说第三排怎么宽敞,当然是不可能的。
许易坐下去到第三排座椅,膝盖预留的空间,刚好能塞下大半个拳头。
这已。。。
五菱坐在办公室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哒、哒、哒”的轻响。窗外天色渐暗,城市灯火次第亮起,映在他失焦的瞳孔中,像一片破碎的星河。
他没动,也没说话。
已经快两个小时了。
锁单数据定格在**837台**??连星辰mini猫耳版发售一分钟内销量的零头都不到。宣传投入砸下去近两百万,明星转发、信息流投放、社交媒体造势,全做了。可用户不买账,甚至反过来骂他是“抄袭狗”“蹭热度的跳梁小丑”。
最刺痛他的,是那条评论:“星辰开拓赛道,你们只是捡剩饭吃。”
不是剩饭!
五菱猛地一拳砸在桌上,震得水杯晃了半边。
我们才是最早做这类型车的企业!是我们把微型电动车带进千家万户,是我们在三四线城市铺出充电桩网络,是我们在三年前就喊出“人民的代步车”这个口号!结果呢?现在所有人都说星辰是开创者,说他们用极星电池重新定义了安全标准,说他们的设计有灵魂、有态度……
而我们?
一个只会模仿、没有创新、靠降价苟延残喘的“低端品牌”。
可笑!
他咬牙切齿地翻着手机评论区,越看越心寒。那些曾经支持五菱的普通消费者,如今也站在道德高地指责他们:“你凭什么限购?你有技术壁垒吗?”“学人家玩饥饿营销,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没人记得,五菱miniEV最初定价2。88万的时候,行业还在嘲笑电动小车是“老头乐升级版”。是他们坚持做高性价比产品,才让新能源真正下沉到县城和乡镇。也是他们,在政策补贴退坡后第一个宣布“官降保价”,不让车主背刺。
但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调性”,是“品牌叙事”,是“科技感”。
星辰靠着一款搭载极星电池的mini车型,瞬间被捧成“国货之光”“工业设计典范”。而五菱哪怕销量常年第一,也被贴上“廉价”“土味”“过时”的标签。
“难道……真的只能这样了吗?”五菱喃喃自语。
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的一次会议。
当时市场部提出要推新一代平台,命名为“灵犀架构”,主打智能互联与轻量化车身,计划投入八亿研发资金,周期两年。但董事会直接否决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稳住基本盘。”董事长说,“高端化不是我们的路子。三四线城市的用户要的是便宜、皮实、能遮风挡雨。搞什么AI语音助手?他们连车联网都不会用。”
于是项目搁浅。
取而代之的是“miniEV青春版”“校园限定款”“情侣定制色”等一系列花哨却不走心的小改款。一年八代车,不是因为想创新,而是因为利润太薄,必须靠频繁更新刺激短期销量。
可现在连这条路都被堵死了。
星辰以“限量+高质+强技术”打出差异化,反而让用户觉得:花钱买安心、买体验、买身份认同,才是正确的消费观。
而选择五菱的人,成了“贪便宜”“不懂车”的代名词。
五菱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工厂里的画面:流水线上工人穿着统一工装,沉默地拧紧每一颗螺丝;质检台上,一辆辆崭新的miniEV等待出厂,车身漆面在灯光下泛着朴素的光泽;停车场里堆满了待发运的车辆,像一片钢铁麦田。
那是他曾引以为傲的东西。
但现在,这片麦田被人踩进了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