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肆没等多久,祝时溪就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她见到林肆的瞬间有些诧异。
“陛下您怎么来了。”
祝时溪走至林肆跟前,“陛下您来的正是时候,今日一共做了两组试验,不知为何,今日大家都觉得这两组试验是迄今为止做得最顺畅最成功的一次,说不定这次就成功了呢!”
林肆盈盈欲笑:“那看来是朕运气好了。”
其余人立刻附和:“是我们运气好,陛下今日亲自前来,想必一定会成功的。”
阿青算了算时间,“上午做的第一批试验,如今应当能在细菌培养基里看到效果了。”
大家都有些提心吊胆,包括林肆也是。
若是这次真的成功,那绝对是大安医学水平的一大突破。
众人屏住呼吸,等着阿青和祝时溪进去查看。
林肆指挥林映去扒门缝偷看。
林映透过门缝,只看到里面摆了很多大小玻璃制的扁圆盘子,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玻璃器皿,下面还连接着应当是橡胶管的东西。
祝时溪和林阿青拿起玻璃培养基,眼睛不由得睁大。
细菌培养基里的菌落竟然成圈状消失了。
阿青揉了揉眼睛,又拍了拍自己的脸,确定自己没有产生幻觉。
祝时溪则是将一个玻璃培养基放下,又去看下一个。
一批溶液他们一半会试二十个左右的细菌培养基,避免溶液的不均匀情况。
这二十个培养基里的菌落全部呈圈状消失。
这说明他们成功了!
林映虽不知道什么叫做成功,但是她毕竟有着上辈子做人的经验,看这两人的样子应当是开心的大脑都宕机了。
于是林映迈着小短腿呼哧呼哧地跑到林肆和实验室众人面前。
“陛下,想来是成功了。”
第162章
青霉素的成功无疑是大安医学史的一项重大突破。
林肆和林映刚好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林肆心情非常好,立刻下定决心让礼部写稿子,必须得宣传祝时溪的功绩,也得让百姓知道。
林映不知道青霉素是什么,但是从众人的态度来看,这是个非常厉害的东西。
林映不知怎的,也觉得心中似有一股成就感。
这种感觉让她很陌生,但是她也并不讨厌。
礼部的人好不容易有了事情做,虽然是写稿子,但是他们也安心了不少。
之前他们也负责过写上报纸的稿子,礼部尚书记得那是第一届高考,当时为了将稿子写好,他还特地去采访了那高考状元呢。
也因得那次写稿子,他知道了写稿子的格式,比如开头要空两格。
这写稿子免不了要去采访,礼部尚书便将下属分成两拨,一拨去太医署采访那些个医者、实验室人员。
另一拨则是去安京大学堂采访医学科的学生。
礼部的官员哪里懂什么专业术语,只能将采访的内容全部记录回来,回来交给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一看也是头大,这细菌真菌的区别,培养基纯净菌落,他全都不懂。
不懂他也得弄懂,梁相审核最为严格,他可不敢马虎。
于是乎他就厚着脸皮去太医署问。
祝时溪他自然是见不到的,也就见到了唐行和武安波。
礼部尚书这时秉承着虚心求教的精神,硬生生听了接近两个小时的干货,纵使这武安波已讲得非常通俗易懂,礼部尚书还是听得头晕。
回到府邸的路上,他想,幸好如今有了火石灯,他得赶紧回家整理一个草稿出来,不然按他如今这个年纪,只怕睡一觉起来就全忘了。
今日晚上还是挑灯奋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