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魂穿大宋:崇祯开局怒斩六贼 > 第856章(第2页)

第856章(第2页)

所以,李若水主要负责提供各种卷宗、调度礼部人员,为调查提供便利。

于是,真正扛起调查大旗,负责冲锋陷阵的,便落在了御史中丞张浚的肩上。

张浚办案,雷厉风行,首先做的,就是调阅冯令的殿试答卷。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连张浚都有些意外。

那份由礼部誊录官用朱笔抄写过的卷子,摆在案头,字迹工整,格式标准。

策论部分虽然不算惊才绝艳,但引经据典,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对“北伐利弊”和“燕云治理”的见解,颇有可取之处。

而那首以“山河”为题的七言律诗,更是对仗工整,意境开阔,颇见功底。

“这。。。。。。”张浚看着卷子,眉头紧锁。

如果单从这份答卷来看,冯令被评为二甲第七,似乎。。。。。。并无不妥。

甚至可以说,这个名次给得还算中肯。

一旁的李若水看到这份卷子,心里悄悄松了一大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查出阅卷官舞弊。

毕竟,阅卷官大多都是他礼部的下属。

如果阅卷环节出了问题,他这个礼部尚书,难辞其咎。

现在看来,阅卷官们只是根据这份优秀的答卷给的分,程序上是没问题的。

“看来,是我们多虑了?”

右丞相孙傅捋着胡须,缓缓说道,“想来,是那冯令平日里深藏不露,故意伪装成纨绔子弟,以迷惑世人?毕竟,这白纸黑字的答卷在此,做不得假,此子的文采,位列二甲第七,并无不妥,此事,或许并非科举舞弊。”

孙傅的话,合情合理。

答卷是评判的唯一标准,既然答卷没问题,那人就没问题。

李若水也连连点头:“孙相公所言极是,许是那冯令,真有几分‘大智若愚’的风采。”

眼看这件事就要以“一场误会”收场,张浚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一个人的才华,或许可以隐藏,但一个人的气质和习性,是很难伪装的。

冯令在金陵城里的那些“光辉事迹”,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