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就此达成。
但汤奋毕竟只是个副手,权限有限。他一个人,搞不定整场考试。于是,他拿着罗宇给的钱,开始上下打点。
他找到了当时的主考官,以及其他的几位监考和阅卷官,拿出了三千贯,作为“好处费”,让大家一起“行个方便”。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金钱的驱动下,一张无形的利益网络,就这么形成了。
从考场安排,到试卷传递,再到阅卷评分,每一个环节,都被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
罗宇的卷子,就算写得是一坨屎,最终也能被他们包装成一朵花。
就这样,罗宇这个文盲,奇迹般地,在数千名浙江才子中“脱颖而出”,顺利地通过了省试,拿到了进京参加殿试的入场券。
到了殿试,他又故技重施。只是这次,他没能搭上阅卷官的线,只能退而求其次,买通了礼部的誊录官章纶。
他给了章纶一笔钱,让章纶在抄写他的卷子时,“完善一下内容,把字写得好看些”。
本以为,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
等放榜后,罗宇拿到进士的身份,回到浙江,继承家业,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他做梦也想不到,半路会杀出个张浚。
更想不到,这个张浚,会闲得蛋疼,把所有人的原始答卷,都翻出来重新看一遍!
至此,罗宇的科举舞弊之路,才算彻底曝光。
罗宇的供词,让张浚和顾千帆,都陷入了沉默。
如果说,冯令的案子,还只是一个礼部官员(章纶)的个人腐败行为。
那么,罗宇的案子,则揭示了一个更可怕的事实:地方官场,已经出现了系统性的、塌方式的腐败!
一场省试,从主考官到副主考官,再到下面的监考和阅卷官,竟然能被金钱轻而易举地全部打通!
这说明,在浙江,科举的公平性,已经荡然无存!它已经彻底沦为了权贵和富商们,用来交易的商品!
张浚的后背,惊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