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方面的项目主管首先发言,公式化地表达了对於將《怪物公司》作为补充协议正式纳入1997年与皮克斯签订的五部电影协议的欢迎
,並强调了迪士尼对皮克斯创造力的信心以及对全球发行渠道的强大掌控力。
话语流畅,无懈可击,但里昂能听出那熟悉的弦外之音:
我们出钱,我们发行,我们拥有版权,你们负责把事情做好。
这套流程他已在之前的谈判中领教过多次。
轮到皮克斯方面介绍项目初步构想时,皮特·多克特拿起画笔,在白板上勾勒出一些初步的角色概念:
一个体型庞大的毛怪,一个独眼的小个子。
他谈到了“尖叫能源”的核心设定,谈到了人类世界对怪物的恐怖,语言充满热情与动画师特有的想像力。
但里昂能听出,故事的核心驱动力和情感落点仍在摸索中,有些模糊,与他记忆中最终的成片还有不小距离。
前世的《怪物公司》也经歷了漫长而痛苦的故事重塑过程,直到“阿布”(boo)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被彻底发掘出来。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自然地转向了里昂。
作为项目的原始概念提供者和编剧,同时也是坐在这个会议室里的资方代表之一,他的发言被所有人期待。
里昂清了清嗓子,没有站起来,只是將双手平放在桌面上,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贾伯斯和多克特脸上。
他知道,仅仅重复合同条款是毫无意义的,他需要展现价值,才能真正获得尊重,並確保项目不会走偏。
“谢谢皮特,非常生动和有趣的初步构想。”
他先给予了诚恳的肯定。然后话锋微转,声音沉稳而清晰,
“我想在此基於我最初的创作初衷,补充一些思考,或许能帮助大家在未来更好地聚焦。”
“这个故事的核心,在我看来,並非单纯的『恐惧,而是『误解与由此產生的『能源经济。”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更抽象的概念沉淀。
“怪物公司是一个企业,它的运作建立在一种收集能源的模式上——通过惊嚇孩子来获得尖叫能源。”
“但如果我们深挖一层,这种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是建立在『未知和『误解之上的交换。”
“怪物害怕孩子,认为他们有毒,孩子害怕怪物,认为他们会伤害自己。但这种恐惧源於互不了解。”
他看到多克特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亮了起来。
“我们真正想讲的,是一个关於『打破误解的故事。
“当一个纯粹的、不带任何偏见的存在,”
“比如一个根本不知道应该害怕,反而充满好奇和爱的人类小女孩——意外闯入这个建立在『误解基础上的精密体系时,会发生什么?她不会尖叫,她可能会笑。”
“而笑,如果我们设想它是一种情感能量,是否可能比尖叫更强大、更纯粹?这会是对现有体系的顛覆吗?”
这个概念拋出,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不仅多克特,连几位皮克斯的故事板画师也开始若有所思地点头。
贾伯斯的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击著,看不出表情,但目光牢牢锁定在里昂身上。
里昂继续推进,他知道光是概念不足以震慑住这些技术极客和创意狂人,他必须展现出对实现难度的超前认知。
“而要实现这个想法,让我们的主角苏利文和人类小女孩建立真正的情感连接,我们將会面临几个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
“这直接关係到我们的投资能否获得应有的银幕回报。”
里昂用一种更技术化的语气,目光转向皮克斯的技术总监。
“首先,是毛髮。苏利文不是一个光滑的玩具,他应该是毛茸茸的、温暖的,让人甚至想拥抱的,即使他是个怪物。
“这需要渲染上千万根独立的毛髮,每一根都需要对光线、运动和物理碰撞做出实时反应。”
“他跑动时,毛髮应该如何波动?被小女孩抓住时,如何表现出压扁和弹起的质感?”
“这可能需要开发全新的渲染引擎,我认为现有的技术无法完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