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哉即使拦下她的话,皮笑肉不笑:“阿兄!先前你不是说陆记的糕点好吃?我便偷偷拿钱去买过几趟,没曾想陆掌柜记下我了。”
还给陆琼使眼色:“是吧,陆掌柜?”
这下陆琼也看出不对劲,顺势应下,装作有些记不清:“好似是这么回事……”
恰好这时车夫也催促,她便指着身旁的行李:“我还赶着搬东西,日后有机会再聊?”
说完便赶紧跑,等走远了,陆琼才敢回过头去,那两人还在院子外说话。
不过这事对她来说也算是过去了,搬家要紧!
新宅子旁边是镇安坊,也就是谢家住的地方。不过她家简陋些,何况还隔了一条巷子,只是平日去陆记要路过谢府。
先前来时,便跟陆萱打扫过,把遗留的杂物都清走,还洗了一趟地砖,如今也干净许多。
陆萱方才便留在这收拾,家当搬运的时候难免落了灰,便从井里打水,把物件都擦一擦。
雪儿一到新家便撒腿到处跑,累了便道枣树下歇着,眯着眼打瞌睡。
灶房是最先整理好的,陆琼见时候不早,便用带来的面粉做了些煎饼,还蘸了点鸡蛋液,外头金黄焦脆,撒一把胡芝麻,更香了。
陆萱闻到味儿便风风火火跑来,刚到灶房们,便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眯起眼来:“好香……也好饿……”
陆琼也饿,但比她更能抗,笑着把锅里的煎饼刷一层油,翻个面,便“嗞嗞”响。
等出锅,两人也顾不得形象,更顾不得烫手,陆萱更是一边嗷嗷叫,一边往嘴里塞,都说不上话。
待屋里安排妥当,她们便到附近转一圈,熟悉熟悉环境,不过陆琼先前便来过几回,倒也算适应。
与通济坊也并无什么不同,只是这一带物价更贵,她们去成衣铺买了两身棉衣便决定回去。
落日照在街上,行人渐稀疏。
陆琼左右手各提了一份包裹,本想叫走在前头的陆萱慢点,却看见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谢洵?
好似还刚从谢府出来。
第47章梨汁膏
直到回到宅子里,陆琼依旧想不清,谢洵为何会从谢府出来,除非是府中的人?
何况他也姓谢?
想起先前有人好似提起过,谢家有两个郎君,大郎君为官,小郎君……好像考上举人便没风声了?这么一想,好似也能说得通,那想必谢洵有可能是谢家的小郎君。
不过为何说他还在准备秋闱?还隐瞒身份?难道他都喜欢玩“扮猪吃老虎”这一套?
不过这事与她无关,便不再去想跟谢洵有关的事,只是以后对这等大人物要更加谨慎。
可次日醒来时,她便将这一切忘得一干二净。
这几日陆琼一直在反复淘米、炖粥、再淘米……今儿可算是好些,这粥底火锅的热潮可算退去不少,她也起了兴致,捣鼓起梨汁膏。
入秋后,汴京便一直干燥,早上起来脸便紧绷着,时而还会嗓子干,正巧梨能润肺,熬一些梨汁膏还能防燥,叫这段日子好过些。
前朝妃子还用梨汁膏来养颜,可这对陆琼来说是过于奢靡。
再到市集买二十斤秋梨,蜂蜜两升,姜半斤,这便花去近百文,可肉疼!
所有秋梨都需削皮、去核,用平日捣杨梅的石臼捣烂,最后用粗布过滤,梨汁入锅,加姜汁,文火熬至有些粘稠,下蜂蜜搅匀,便可。
本以为买得够多,她做完才发觉,这只是一罐的量。
杨姐儿也觉得吓人,“嘶”一声:“那前朝的妃子要耗光多少梨?这梨膏也这般能‘吃’梨汁,全都没了,方才可是捣了许久。”
陆琼没回话,挖一勺梨膏,是琥珀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涩意,还带着药香味,沁人心脾!
刚把梨膏封存,便见许久不来的沈二娘到访。
陆琼端了一盏新点的茶,装作生气:“大讼师这般忙,连抽空来小店的机会也没?”
许是从别处赶来,沈二娘还喘着气,饮下半盏茶,才道:“这些日着实忙,昨日还接了一桩和离的案子!”
“和离?”杨姐儿听到这个可来劲了,恰好店内食客不多,干脆也端把椅子坐着听。
陆萱也喜欢听她讲在讼师生涯遇到的事情,也跟着坐好,睁大眼睛,就等沈二娘讲和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