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陆昊听出熟悉的感觉。
老君洞张三丰有诗文,说明他来过山城。
嗯,约等於也来过縉云山。
吴心道长又补充道:“观主李一大师乃是正一教太乙道崑崙宗的嫡系传人。”
这位吴心道长的普通话带著些山城口音,不算標准。
但声线清脆,语速和语气的节奏把控得很好。
倒真有几分出家人的恬淡气度。
王霏、李亚朋和樊新蔓上次来得晚,到了后直接进行辟穀,並未听过邵龙观的渊源介绍。
如今一听这履歷,三人立马肃然起敬。
尤其李亚朋和王霏,说旁的或许不了解,但陈摶老祖和张三丰的名號他们听过,那都是近乎“半仙”的人物。
陆昊在心里將道教各大教派过了一遍。
不出所料,並无“崑崙宗”这一脉。
不得不说,这邵龙观的选址和景致確实有些门道。
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左侧有清泉潺潺匯入碧池,右侧则是一片开阔平地,恰似山门自然洞开。
整座道观,仿佛稳稳坐落在山水构筑的“太师椅”中。
藏风聚气。
观內植被丰富,古松、银杏、香樟、桂等古树参天。
楠竹、慈竹、竹相拥成片。
更有相思、桫欏等珍稀植物。
鬱鬱葱葱,充满生机。
伴著吴心道长篇大论的讲解与介绍,樊新蔓、李亚朋和王霏三人的神色渐渐变得肃穆。
言行间也多了几分虔诚,再不復刚上山时的轻鬆模样。
“这里倒真有点意思。”
望著眼前的景致,陆昊也觉心旷神怡。
只是他越看这道观的布局,越觉得有些彆扭。
占著这样好的山水位置,布局本该更灵活灵性才对。
道教宫观通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构成,核心讲究一个“灵”字。
隨山势、顺地形排布,山水越好,越不会死板规整。
可眼前这观宇,偏要沿著中轴线依次往后延伸,层层递进,反倒没了该有的灵动气韵。
关键是这才復建不到十年。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前殿。
吴心道长指著殿前两棵古银杏树,介绍道:“这是我们邵龙观的阴阳母树,也叫气源母树,距今已有600年歷史,如今生命之气依旧旺盛。大师每天早上都会带著眾师兄弟来此静坐,修炼辟穀筑基功。”
呵,『筑基法都来了呀?
好胆!
陆昊心中冷笑。
另一边,樊新曼、李亚朋和王霏三人一听这树如此玄妙,立马上前几步,凑到银杏树下仔细端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