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谷从未指望通过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小麦产业的升级。
事实上,齐政很乐意看到更多的小麦产业联合体出现,并坚持下来。
嘉谷的成功,刺激同行仿效,坚持几年下来,小麦的生产和加工慢慢摆脱粗放式经营状态,市场也有利于进入细分阶段。
这其中,肯定会有人坚持不下去的。
但这种“优生优育”的产业化升级,会不可扭转地被推着前行。
齐政等待这样的局面等得太久了:“你说,要是他们知道嘉谷意不在高端市场,会怎么想?”
谢开济想了想,缓缓道:“大概会觉得这是烟雾弹吧。”
齐政无言半晌,半开玩笑道:“唉,谁能懂我们的高远志向呢?”
谢开济不禁莞尔。
嘉谷确实是要进军小麦产业,而且也确实当得起“志向高远”。
当行业纷纷猜测嘉谷会在高端市场上占据多少市场份额时,嘉谷将目光放在了“普通”小麦的升级上。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国内的小麦竞争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价格长期高于国际小麦。
这其中有很复杂的原因,譬如国外政府的补贴、投机商的炒作等,但归根到底,只有两点:生产效率上不去,产品价值不高。
前者要想与欧美发达国家一样,平均每人管理上千亩耕地,应用大型机械,细化农业分工,打造发达的农业服务系统,需要不短的时间,急不来的。
但后者,嘉谷还是有点战斗力的。
强筋小麦为何备受青睐?
因为除了制作面包,还能用来配麦和配粉。面包我们国内的需求量大家也知道了,再怎么折腾总量也不会太大。但如果加上配麦和配粉,需求量就上去了。
所谓配麦和配粉,就是当某些基础品种或面粉的面筋质量不高、达不到某一种面食食品的质量标准时,需要用强筋品种来配。
一般情况下,基础品种或面粉的面筋基础越差,用的强筋品种或面粉的数量也就越多。
在齐政的规划下,嘉谷研究团队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强筋品种上,反而是放在基础品种的改良上。
郭奎还是小看嘉谷的“科研”能力了。
与过去相比,普通小麦品种随着嘉谷精准的品质性状改良后,很多都超过了“家庭粉”的标准——除了不能够直接烤面包外,不用强筋来配,做品质很好的水饺、面条、馒头等传统主食已经绰绰有余。
这种兼顾产量、品质还有种植难度的改良,对广大麦农太友好了。
也是取得了这样的进展,嘉谷农业才启动了正式进军小麦产业的步伐。
中原大地的阳光正明媚。齐政站在田埂上,回头遥望益海嘉里一伙模糊的身影,笑眯眯的对谢开济道:“老谢,嘉谷农业的小麦产业投资规划,总部批准了,让这些小家子气的,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大圈地’!”
……,!
;郭奎没想到齐政如此淡定,“哼”的一声,道:“那我们走着瞧。”
接着,他转身就走。
农业厅干部一脸尴尬地跟齐政道歉,才转身追上去。
齐政和谢开济则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年轻人,就是年轻气盛。”
明明比郭奎大不了多少,没准还比他年轻,齐政却“老气横秋”地调侃,让谢开济忍俊不禁。
“我估计,他也有故意刺激你的意思。”谢开济呵呵笑道。
“激怒了我,他有什么好处?”
“您生气了,才会做出冲动的决定。譬如盲目扩大强筋小麦的种植规模……”
“这厮不至于这么天真吧?”
“反正就是几句话的事,他顺口一说,有效果则好,没有效果也能膈应一下我们,他也没啥损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