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寨中竖起一座新碑,碑上无字,唯有一面铜镜镶嵌其中,镜旁刻着一行小字:“此后凡有所梦,皆可言说。若有阻者,镜照其心。”
阿蘅留在了村里,成为新一代的“守梦人”。不同的是,她不再孤独。每夜子时,村民们轮流来到碑前,讲述自己的梦境,无论是恐惧、遗憾还是希望。那些话语经由醉仙葫收集,化作星光点点,飘向远方。
临行之际,阿蘅递给青阳一枚小小的骨雕蝴蝶,据说是她多年藏于枕下的唯一信物。
“帮我带给师姐。”她说,“告诉她,我没有忘记那支玉簪的誓约??‘宁碎不屈,宁默不伪’。”
青阳郑重收下,转身离去。
白羽落在肩头,轻声道:“你可知这世上还有多少个这样的村子?”
“我不知道。”他望着远方群山,“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一个梦语者在黑暗中哭泣,我就不能停下脚步。”
风起,林涛阵阵,宛如万千低语汇成一首无声的歌。
醉仙葫轻轻晃荡,传出一声叮咚,像是回应,又像是承诺。
数月后,西北荒漠出现奇景:一夜之间,沙丘之上浮现出无数浅坑,每个坑中都盛着半洼清水。旅人饮之,竟能梦见逝去亲人面容,并听见他们留下的一句话。有人梦见亡妻说“别再喝酒了”,有人听见父亲低语“我为你骄傲”。消息传开,人们称此地为“回音洼”。
又半年,东海渔村兴起一种新习俗:每当渔船出海前,家人会在船头放置一杯清水,对着杯子诉说思念与叮嘱。据说归来时,杯中水仍未洒,且带着淡淡的暖意,仿佛真有人一路相伴。
而在中州最繁华的洛阳城,一家名为“闻心楼”的茶馆悄然开张。掌柜是个戴斗笠的青衣男子,从不说话,只以手势示意客人落座。每位客人离开时,都会带走一本空白册子,扉页写着:“你说过的话,已有人替你记住。”
无人知晓这些事背后的源头,但江湖中渐渐流传起一句话:
>“世间若有光,必先照见泪痕;
>若有声,必始于倾听。”
某夜,青阳独坐悬崖,仰望银河。
白羽忽然展翅惊起:“北方传来极强的情绪波动??百万生灵同时绝望,似有大规模屠戮发生!”
青阳缓缓闭眼,将耳贴于醉仙葫壁。
刹那间,千万哭喊涌入识海:城破、火燃、婴儿啼哭、老人跪地求饶……一幅幅画面如刀刻心。
他睁开眼,眸中星光黯淡了一瞬,随即重新燃起。
“走。”他站起身,“北境王庭叛乱,皇族灭门。可活着的不只是刽子手,还有那些不敢发声的幸存者。”
白羽振翅待发。
青阳最后望了一眼脚下的山河,轻声道:“总有人觉得,改变世界需要雷霆万钧之力。可我觉得,有时候,只需要一个人安静地说,另一个人认真地听。”
风起云涌,白衣远去。
醉仙葫随行摇曳,壶身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道细小裂痕,却依旧温润如初,仿佛在说:
**纵使破碎,亦能盛泪。**
远处,孩童歌声再起:
>“一壶清水照悲欢,
>一双耳朵纳河山。
>不求飞升凌绝顶,
>只愿人间有回还。
>若问此心何所寄,
>千江有水千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