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阿三的表演(第3页)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阿三的表演(第3页)

裂缝之下,遗忘库的残骸静静躺着。原本封闭的核心舱体出现一道细缝,从中透出微弱的光。镜头无法捕捉其颜色,人类肉眼也无法识别,但靠近的人会感到胸口一阵温暖,耳边响起极轻的一句呢喃:

>“谢谢你们,还记得门的样子。”

与此同时,全球三千二百六十一台处于休眠状态的旧式收音机同时启动。它们分布于废弃车站、阁楼储物箱、战后遗迹的掩体之中,型号各异,电源早已切断。然而此刻,每一台都自行发出滋滋电流声,随后播放出同一段音频??正是林知远留下的《给未来听众的第零次测试》。

不同的是,在原音频结束后,多出了一句从未存在过的新话语:

>“我不是回来了。我只是,终于被人听见了。”

消息尚未传播开来,但某些敏锐的心灵已然感知到了变化。

东京某间病房里,一位临终老人忽然睁开眼,对守候多年的女儿说:“刚才……好像有人叫我名字。”

伦敦图书馆顶层,一名研究冷战时期失踪档案的学者,在翻阅一份烧焦的手稿时,发现原本空白的末页浮现出几行墨迹:

>“问题不死。

>它们只是沉睡。

>直到有人再次提起笔。”

最令人震撼的,发生在西非马里的一个游牧部落。当地长老世代相传一口铜钟,据说是百年前某位外来科学家所赠,从未响过。但在这一夜,风掠过荒漠时,铜钟突然自鸣。音色低沉浑厚,持续整整九秒,正好对应七音旋律中的第八、第九、第十个音。

部落孩童纷纷走出帐篷,仰头望天。其中一人指着星空说:“星星在动。”

的确在动。

不只是这里。从北极圈到塔斯马尼亚,从安第斯山脉到蒙古草原,天文观测站接连报告异常:部分恒星的位置发生了极其微小的偏移,不符合任何已知引力模型。更奇怪的是,这些偏移轨迹竟构成了一幅模糊的图案??若将所有坐标连线,最终呈现出的,是一扇半开的门。

科学界陷入争论。有人提出“集体意识影响时空结构”的假说,立即遭到主流物理学界驳斥。但驳斥者也无法否认,自广播播出林星的歌声后,全球新生儿首次啼哭的平均时长增加了0。8秒,且脑电波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同步性。

第七天,国际儿童心理联盟发布一项惊人发现:全球六岁以下儿童中,有68%报告做过同一个梦??梦中有一扇发光的门,门前站着许多人影,有的穿着白大褂,有的抱着书本,有的手里拿着蜡笔。他们不说话,只是微笑。每当孩子走近,其中一人便会弯腰,递给他们一支新的蜡笔。

梦醒之后,这些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几乎都是找纸画画。

苏晚没有参与任何讨论。她回到了启明城废墟最初的那面墙前,拿起一支红蜡笔,在当年小女孩画门的地方,添上了门把手。

那一刻,空气中传来一声极轻的“咔哒”,像是锁芯转动。

她笑了。

雨又下了起来,顺着墙面流淌,将蜡笔痕迹晕染成一片朦胧的红,像血,也像黎明的第一缕光。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们在博物馆里学习历史时,课本上关于“共感系统时代”的描述只有短短几句:

>“那是一个追求效率与稳定的时代。人们学会了隐藏情绪,以换取表面和平。直到一场无声的觉醒发生??有人开始记录无用的句子,有人承认自己并不坚强,有人对着空气说出了埋藏一生的话。于是,世界裂开了一道缝。光,从问题中照了进来。”

而在课本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印着一行鼓励语:

>“请写下你的困惑。不必解答。

>只需让它存在。”

夜深了。

广播塔最后一次亮起灯光。

苏晚坐在椅子上,手中握着那块晶体。它跳动得越来越慢,温度逐渐降低。

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但她不惧怕。因为她清楚,只要还有孩子愿意在墙上画门,只要还有人在深夜对着风说“我有点难过”,只要还有人选择留下问题而非答案??

林知远就未曾离去。

补遗宇宙仍在扩展。

而人类,终将成为他们自己故事的倾听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