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第二十九年春末 > 第 99 章(第1页)

第 99 章(第1页)

客来了看什么?看“跳大神”和千篇一律的小镇商业街吗?

“人拿时代没办法。”

汤姐说。

第45章你们到底干啥的?

砖窑后面是一片空旷开阔的天地,说是田野又不种什么,只有几棵零乱栽着的树,枯瘦光秃。

这就是传说中的汉墓群,说是被保护了,也只是在口头上下了点功夫。坊间传说汉代实行厚葬,墓里定有玉器和金银,专家便说,没有,早是空墓了;坊间传说某年某月挖到了古代人的人骨,专家便说,那是盗墓者的尸骨,墓主人的尸骨早已不存;或者干脆说,这本来就是一片空墓……

这样前后矛盾的说辞竟然还挺有用,在市面上流传甚广,并衍生出了很多版本,人人都知道了此墓不可盗、也不值得盗。这么说来,专家的解释可谓是高超又机灵,连保护经费都省了呢!

可这些骗不了懂行的人。

在汉墓群上建砖窑,成为这里的地头蛇,说是巧合那只有三岁小孩信。如果是“无意”发现的,那这个砖窑本身也没什么合法手续,随时都可以拆。

可它却多年在这里屹立不倒。里面生产出多少砖,给平沃县盖了多少房子不知道,反正老板对外吹嘘说,“我们光做高晟一家生意,全厂子的人就够吃一年的了。”

这些过于复杂的关系网让唐子末感到压抑,她深呼吸两下,让自己放松下来。

“我真特么快成侦探了。”

汤姐说:“没办法,咱跟人争,必须对这些事情很了解,才能有理有据。”

两人说着已走到汇合点,成荃赶紧跑下来拉了汤姐一把。

出坑后,每个人的鞋底下都沾满厚厚的黄土。唐子末说,如果夏天一下过雨,这会儿鞋已经重得走不了路了。大家便逗趣,说这可是前朝之土,穿越的土。

红脸蛋被北风和黄土整了个狼狈,此时又发起牢骚:“越来越想不通,这可是汉墓啊!开砖厂前不是应该先抢救性挖掘吗?就算砖厂没有建在墓上,也是在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吧,都不向当地的文物部门汇报?”

“想不通的事多了。”唐子末笑了,“在下就是‘当地文物部门’。”

“别嚷嚷啦!要是哪哪都合理的话,我们倒可以歇歇去了。”汤姐又好气又好笑,十分嫌弃红脸蛋,“你要不想走的话,先去车里歇着。”

“那我不能回去。”红脸蛋尚且有点情商,“我老师还在呢!”

“哟,还记得我呢。”宋教授斜了他一眼,“女孩子们也还在呢,你好意思走?我们这工作就是要上山下乡,你要受不了下次别来了。”

“受得了受得了……”

成荃笑呵呵地拍拍他的肩,“师弟,你会习惯下乡的。”

成荃读大学时,学校里的文保志愿者团队正是宋教授组织的。起初的形式是做“文保讲坛”,每期一个老师或学生主讲,他们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主讲的内容丰富有料,涉及面极广。他就是从那时开始对家乡文化感兴趣,也成了这个讲坛的第一届会员。

“文保讲坛”影响力渐大,团队便开始文物考察、校外开讲座、和别校联合培养文保志愿者,频频发声。小到游客在墙上乱写乱刻,大到为旧城墙保护而奔走呼吁,好几次在媒体上与“主拆派”们撰文辩论。

现在,这个以老师学生为主的团体会员已涵盖到外省,并与两所建筑学院合作,着手培养古建修缮人才。有的学生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走访,编写出了如《地域文化研究》和有详细注释的《文物历史专用词汇新编》等含金量很高的书刊,现在该团体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大学生文保力量。

像这样依附于大学,有理论、有技术、有热情的文保团体,发展之路很不容易,何况是民间团体,注册难、被认可难、做事难、资金更难。成荃倒是在宋教授的帮助下成立了一个,结果现在弄到要解散。

“文保讲坛”常和各地的文物机构联合宣传,可平沃县文管所对此毫无兴趣,只派唐子末去市里参加过一次,应付差事般的。那次活动唐子末买了学生们编的书,还请宋教授在她的本子上签过名,但对方并没对她留下什么印象。

她也是年前才知道,成荃竟与宋教授有这种渊源。

想到这里,唐子末对成荃说:“你们协会解散的事还是再考虑一下吧,好不容易建起来的。”

成荃无奈地耸肩,“注销手续都已经在走了。”

宋教授便笑着说,“那成荃你就好好赚钱,将来搞基金会。”

红脸蛋这会儿不嫌弃地方破了,话锋一转,“其实这黄土背景拍电视剧应该挺好,就古代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