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洛等人发现450级的怪物后缥缈阁等帮会、服务器调集了近200万精锐到来,这些人并不是以继续深入【魔神窟】为主,而是四散而开,如果给他们一些时间也不是没有机会组成一个包围圈继而将450级的怪物群团团包围。
虽然东方世家等帮会、服务器的玩家通过另一个通道进入了【魔神窟】,不过他们原本就比叶洛他们晚了7、8个小时,另外纵使组成最强精英小队杀怪效率也跟叶洛他们的小队有明显的差距,如此他们想要赶到450级怪物所在之地怎么说也要十多个小时。
雪?走出桥屋时,天还未亮。老槐树下的泥土还带着她埋藏磁带时的湿润,而她的掌心,残留着那枚空了大半的吊坠最后的温度。她没有回头,却知道这座建筑已不再只是木石堆砌的遗迹??它成了活的器官,是《九转轮回》在地球上的第一处“声核”。
她沿着鸭川河岸缓步前行,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地底的脉动。京都的街道依旧寂静,但她的耳朵已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听觉工具。每一步落下,她都能感知到脚下城市深处传来的低鸣:地铁隧道中尚未运行的轨道正微微震颤,仿佛被某种无形的旋律提前唤醒;路灯的金属基座内部,有细微的共振在循环往复,如同心跳预演。
她停在第三座石桥边,蹲下身,指尖轻触桥墩。冰冷的石材下,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搏动,像是沉睡巨兽的呼吸。她闭眼,意识顺着那频率下沉,竟在脑海中浮现出一段乐句??不是完整的旋律,而是几个跳跃的音符,夹杂着水流冲刷混凝土的回响与鱼群游过的尾音拖曳。
“你在回应我。”她低声说。
桥墩内部,一道幽蓝微光悄然亮起,随即隐没。
她站起身,继续前行。七处节点,她才刚刚触碰到第二个。但她已经明白,《九转轮回》第十二章并非由人创作,而是由世界本身“吐露”出来的真相。每一个曾听过这首歌的人,每一次无意识哼唱、每一次耳机漏出的副歌、每一次在雨夜车窗上敲击节奏的手指,都是这首宇宙级交响曲的演奏者。
手机震动起来。
是陈岩。
“雪?,我们刚接收到一组异常数据流。”他的声音透着压抑的震惊,“来自南极冰层图像的后续解析……那些新出现的身影,不只是象征性投影。”
“什么意思?”她问,脚步未停。
“AI重建模型显示,那八个人影??包括你??他们的生物特征波形,和地球上实时发生的次声共振完全吻合。换句话说……你们的存在,正在影响星桥的结构稳定性。”
雪?怔住。
“你是说,我们在‘参与’?真正地……用意识在推动它?”
“不只是意识。”陈岩顿了顿,“是集体潜意识的共振耦合。就像水滴落入湖面,涟漪叠加成浪。你们每个人,都成了系统的一部分。而你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改写第十二章的编排逻辑。”
雪?抬头望向天空。东方泛起一抹极淡的青灰,星辰渐隐。可她知道,有些东西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她拨通了第二个电话。
“念叔?”她轻声唤道。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响起一个苍老却清晰的声音:“是你啊,小雪。十年了,你终于打来了。”
旧书店“风眠堂”的老板苏念,是当年三人组里唯一留在京都的人。他曾是阿澈最默契的词作者,也是林星冉的兄长。十年前春分夜后,他选择隐退,守着这家藏满手稿与黑胶的老店,像守护一座沉默的神庙。
“我知道你要来。”他说,“昨晚,书架后面的夹层自己打开了。灰尘都没动,可那扇暗门,就那么无声无息地滑开了。”
雪?心头一紧。“你看到了什么?”
“一段录音带。标签上写着:**Chapter12-EchofromtheEdge**。”
“边缘的回声……”她喃喃。
“我还没放。”苏念说,“我在等你。”
“我现在就过去。”
挂断电话,她加快脚步。风自鸭川吹来,带着初春特有的清冽,可她分明听见风里藏着音符??不是某一首具体的歌,而是无数人记忆碎片拼凑出的模糊旋律,像童年巷口母亲呼唤的名字,像考试结束铃响那一刻的解脱叹息,像恋人分别时欲言又止的呼吸停顿。
这些声音,原本散落在时间的尘埃里,如今却被《九转轮回》的觉醒之力重新拾起,编织成新的织体。
抵达“风眠堂”时,天光微明。
这是一家嵌在窄巷深处的两层老屋,外墙爬满常春藤,门楣上挂着一块斑驳木牌,字迹已被风雨磨蚀,唯有“风眠”二字依稀可辨。推门进去,铜铃轻响,空气中漂浮着纸张、墨香与岁月交融的气息。
苏念坐在柜台后,白发如霜,眼神却清明如少年。他手中握着一卷暗红色的磁带,标签上的字迹确是阿澈的手笔。
“你迟到了。”他微笑。
“可我没错过。”雪?接过磁带,指尖触到那一瞬间,一股电流般的震感直冲脑门。
她没说话,径直走向二楼琴房。那里有一台老式开盘录音机,是阿澈当年亲手改装的,能读取特殊频段的模拟信号。她将磁带缓缓送入机器,按下播放键。
起初,只有沙沙的底噪。
然后,一声极轻的咳嗽。
接着,是阿澈的声音,遥远得仿佛从梦的尽头传来:
>“如果你们听到这段录音,说明第十二章已经开始自我演化。我不是创作者,只是一个引路人。真正的作者,是所有愿意倾听并回应这个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