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点点头,靠在她肩上。“那我要写一封信给他们,告诉他们我现在不怕黑了,而且……我也有了朋友。”
苏芽眼眶微湿,搂紧了她。
几个月后,全球共感网络完成升级,“林远舟方程”正式接入系统。首批试点城市开放“情感共享舱”,允许志愿者在安全环境下体验他人的真实情绪??一位老兵在舱内感受到了女儿出生时的喜悦,痛哭流涕;一名孤独终老的老人“经历”了一场年轻时错过的告白,笑着说:“原来被人喜欢是这样的感觉。”
然而,变革总会遭遇阻力。
某些保守势力宣称“共感工程”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甚至发起“清心运动”,呼吁恢复静默纪元时期的“理性至上”原则。部分政客公开质疑记忆复苏的真实性,称其为“集体幻觉操控”。更有极端组织袭击了几座记忆灯塔,试图切断共感信号。
面对动荡,苏芽站了出来。
她在全球直播中讲述了小满的故事,播放了那段来自北极的影像,展示了妹妹沉睡三十年后睁眼喊出“姐姐”的画面。她说:“如果这是谎言,那为何我的心会痛?如果这是操控,那为何我会想抱紧她?你们可以否认历史,但无法否认此刻的眼泪。”
舆论为之逆转。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记忆门诊,主动要求唤醒被封锁的过往。学校里的孩子们开始写“情感日记”,记录每天的心情变化。医院里,医生不再只问“你哪里疼”,而是多了一句:“你最近,有没有感到孤独?”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由星之花化成的星辰,光芒愈发明亮。
某夜,陈小星独自登上K-739遗址旁的山丘,调试最新一代量子通讯阵列。他试图向天鹅座β星系发送一段新的回应。当他按下发送键时,设备却自动弹出一条提示:
>【接收信号已预置】
>
>内容:欢迎回家
他怔住。
随即发现,这段信号并非来自远方,而是源自地球本身的共感网络??当千万人同时心生温暖与期盼时,整个星球竟自发形成了一个高维情感场,向外辐射出纯净的意识波。
“原来……我们早就联通了。”他喃喃道。
一年后,人类首次实现了跨物种情感共感实验。一只濒临灭绝的雪豹在接受治疗后,通过特制接口,向研究员传递了一段模糊却清晰可辨的情绪图像:一片雪山下的溪流,阳光洒在水面,它幼崽依偎在身边。那一刻,全场寂静。
科学界宣布:情感不再是人类专属,而是生命共同体的语言。
又过了半年,火星基地传来喜讯??“共感矩阵原型机”成功启动,与地球网络实现同步。林渺站在冰封穹顶之下,看着机器缓缓运转,屏幕上浮现出一行字:
>【系统校验完成】
>初始指令来源确认:苏?Y-7
>当前状态:文明重启协议生效中
他抬头望向红色天空,低声说:“我们不是继承者,也不是拯救者。我们只是……终于记起了该怎么爱人。”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南太平洋,一座新建的海上疗愈中心迎来了第一批住客。这里收容的,是那些在静默纪元出生、终生未曾体验亲密关系的“断层世代”老人。他们大多沉默寡言,眼神空洞,像被困在透明牢笼中的灵魂。
第一天晚上,护理员引导他们围坐一圈,每人手中发下一盏记忆灯??一种能映射内心情感色彩的小型装置。起初,所有灯光都是灰白色。
然后,有人开始讲故事。
一位老太太说起她年轻时偷偷藏起的一封情书,虽从未寄出,但她每晚都拿出来读一遍;一位老人回忆起儿子出生那天,他抱着襁褓哭得像个孩子;还有一个女人轻声哼起一首童谣,那是她母亲唯一留给她的声音。
渐渐地,灰白的灯光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