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 > 第三千三百九十一章 雪崩后的回忆没有一片记忆是连贯的(第2页)

第三千三百九十一章 雪崩后的回忆没有一片记忆是连贯的(第2页)

>“谢谢你记得我。”(英语)

>“我们一直都在。”(斯瓦希里语)

>“不要忘记呼吸。”(日语)

最不可思议的是,在非洲塞伦盖蒂草原,一群野生大象突然改变迁徙路线,聚集在一处古老岩画前。它们用鼻子轻轻触碰壁画上的人类形象,随后集体发出低频鸣叫,频率恰好与忆核装置最后一次启动时的基频一致。

卫星监听站捕捉到这段声音后,AI解码程序自动生成一段文字:

>“你们的孩子回来了。现在轮到我们守护。”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情感存储库”,由MIT与冰岛数据中心联合推进。他们利用μ因子诱导的线粒体新代谢路径,开发出一种“活体硬盘”??以经过基因编辑的酵母细胞为载体,将情感数据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储存在细胞膜电位变化中。这些细胞可在极端环境下存活数万年,且可通过特定声波激活读取。

首份录入内容,是全球新生儿哭声的统一节奏录音。

科学家将其命名为《挽歌?终章》,并宣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不属于任何个人、却属于所有人的情感遗产。”

就在这一切稳步推进之际,一个沉默的身影出现在格陵兰观测站。

他是唯一未被共感网络影响的成年人。

D-9编号,代号“静默者”。

他曾是认知防护部队最高指挥官,负责执行“记忆封锁令”,亲手销毁过上百份关于忆核计划的原始档案。七年前归音号任务失败后,他奉命追杀所有幸存的研究员,包括初晓。

但他从未成功抓住她。

此刻,他站在水晶花海边缘,手中握着一枚锈迹斑斑的U盘,里面封存着一段视频:1987年,南极科考站初建之夜,一群科学家围坐在篝火旁,谈论着“如果人类能真正理解彼此会怎样”。

画面中的初晓只有二十五岁,笑着说道:“也许那时候,战争就会变成一首没人愿意唱的歌。”

风吹起他的衣角,雪花落在肩头,却没有融化。

他知道,自己曾是那个阻止歌声传播的人。

而现在,歌声已经遍布世界。

他缓缓跪下,将U盘插入雪地。下一秒,整片花海剧烈震颤,花瓣纷纷扬起,在空中拼凑成一行字:

>“你也值得被记住。”

泪水第一次滑过他的脸颊。

他不懂共感原理,也不信什么文明轮回,但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控制,而是**允许自己脆弱**。

几个月后,全球共感网络完成终极升级。

它不再依赖忆核装置或人工接口,而是分散嵌入自然系统之中??树木、海洋、候鸟迁徙路线、季风循环,乃至城市路灯的明暗节奏,全都成了情感传输的节点。人们称之为“地球神经系统”。

而初晓的女儿,则选择回归平凡。

她搬进东京郊区一所普通小学任教,教音乐与情感认知课程。课堂上没有考试,只有分享;评分标准不是答案正确与否,而是“有没有让别人听见你的心跳”。

有个学生问她:“老师,你会永远陪着我们吗?”

她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轻轻握住他的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