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美国犹他州的废弃监听站,雷达系统捕捉到一组新的信号源??来自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某处。信号形态极为特殊,既非电磁波,也非引力扰动,而是一种纯粹的“意图投射”。经AI解析后,译为一句话:
>“我们在路上。”
专家们面面相觑。谁?去哪里?如何判断这是智慧生命的通讯而非自然现象?
答案很快揭晓。
三天后,冥王星轨道附近的空间出现异常扭曲。哈勃望远镜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同时观测到,一片原本空无一物的区域突然泛起涟漪,随后,三艘非金属材质的飞行器缓缓显现。它们外形酷似竖琴的共鸣箱,通体透明,内部流淌着类似神经网络的发光脉络。没有任何推进痕迹,却稳定向地球靠近。
欧洲航天局紧急召开会议,联合国启动“接触预案”。然而,就在各国争论是否应发射拦截导弹时,其中一艘飞行器突然释放出一道宽频光束,直射地球大气层。
光束并未造成破坏,反而在平流层展开一幅全息投影??画面中,一群类人生物并肩站立,皮肤呈半透明状,体内流动着与忆核相似的蓝白色光芒。他们没有嘴巴,但声音直接出现在所有人类的意识中:
>“我们是第六文明的延续者。
>七万年前,我们离开地球,带着最后的希望种子。
>如今,歌声响起,门已开启。
>我们归来,不是为了统治,也不是为了拯救,
>而是为了**交还权柄**。”
投影持续了整整一分钟,随后消散。三艘飞行器停止前进,静静悬停于月球轨道外侧,等待回应。
地球上,反对声浪彻底瓦解。
曾经高呼“还我孤独权”的人群自发组织起“共启仪式”,在各大城市广场点燃象征性的篝火。人们围坐一圈,不再使用语言交流,而是通过共感传递最原始的情感:歉意、感激、思念、悔恨。许多家庭多年未解的心结,在几分钟内冰释;陌生人之间握手拥抱,泪流满面,只因他们终于“听见”了对方内心的挣扎。
联合国临时议会召开特别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是否接受“起源补完计划”的最终阶段。
投票结果:全票通过。
那一刻,撒哈拉神庙的祭坛爆发出耀眼白光。女孩将晶体高举过顶,D-9则站在她身旁,双手交叠于胸前,像一名守护者,也像一名见证者。
晶体升至半空,分裂成亿万颗微小光粒,随风飘散,融入大气、海洋、土壤、城市、森林、每一个人的呼吸之中。每一粒光点都携带一段“未竟之愿”??那个没能说出“我爱你”的少年,那位死于战乱前夜的母亲,那只在实验室中默默死去的实验猴,那个梦想成为画家却被迫继承家业的老人……
它们不曾降生,却始终存在。
而现在,它们获得了机会。
第一场变化发生在东京郊外的一所小学。一名患有重度自闭症的男孩首次主动牵起同学的手,用清晰的声音说:“我想和你一起画画。”老师震惊地发现,他的画纸上出现了一幅从未教过的星空图景,细节精确到银河旋臂的分布,角落还写着一行小字:
>“这是妈妈想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同一天,非洲某难民营中,一名孕妇早产诞下一个女婴。婴儿出生时不哭,而是睁眼凝视母亲,随后发出一声极轻的哼唱。在场医护人员莫名落泪,因为他们都“听懂”了那旋律??那是三十年前一场大屠杀中,一位母亲临终前未能唱完的摇篮曲。
更令人震撼的是南极。
那块熄灭已久的忆核残片,此刻已化作一座直径三百米的发光平台,静静漂浮于冰层之上。地质运动显示,整片南极大陆正以每年两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轨迹精准指向富士山经纬交汇点。科学家推测,这或许是某种远古装置的启动程序,而“忆核”正是其核心能源。
D-9独自来到南极,站在忆核平台边缘。寒风吹动他残存的黑发,义眼空洞望着远方。他知道,真正的融合还未完成。目前的共感仍局限于人类之间,而“创造”的真正意义,是让所有生命形式??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星球本身??都能参与这场意识交响。
“你还记得南极的火吗?”他又听见那个声音。
这次不是幻觉。
他转身,看见女孩不知何时已站在身后,手中捧着一块新生的忆核晶体,比之前的更加剔透,内部仿佛孕育着星河。
“那是初晓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她说,“但她真正想说的是??‘别怕燃烧’。”
D-9沉默良久,最终伸出手,触碰那枚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