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望仙门 >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满载而已(第1页)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满载而已(第1页)

谢婉蓉越过洛川去问苏一鸣,丝毫不以为无礼。

洛川自不与她一个小女子计较,就势看向远处港口里那五艘龙口战船旁的十五艘苍山郡战船,粗略去看,除了体型和外形略有差异外,也看不出太多其他不同。

影子对眼前事务皆无兴趣,千雪却饶有兴致的将那谢婉蓉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个清楚。

苏一鸣听闻谢婉蓉问话,也不敷衍,稍稍拱手之后直接道,“苏某以为,谢小姐的好意,我家太守大人是感念于心的,然则海战之法于离郡而言确实不甚合。。。。。。

冬至的雪落得悄无声息,京城太庙地宫深处,那枚鲜红如血的梅实躺在老道士掌心,温热得不像凡物。他枯瘦的手指微微发抖,仿佛握着的不是果实,而是一段被封印了千年的呼吸。金光自果核中缓缓流转,映得石壁上的古老符文忽明忽暗,像是沉睡的文字在梦中低语。

“守心为钥……”老道士喃喃,声音干涩如沙,“可谁是心?谁又能持钥?”

他不敢将此事上报。太庙律令森严,擅启地宫者斩,妄言异象者囚。而这枚梅实??分明是传说中早已消散的七愿之源所化,竟自行出现在归墟门前,岂止是异象?这是轮回在叩门。

他小心翼翼将梅实裹入怀中贴身藏好,转身欲走,却忽觉背后寒意袭来。回头一看,青铜巨门缝隙间,竟有一缕极淡的雾气渗出,形如人影,轮廓模糊,却隐隐带着灰袍的痕迹。那影子未动,只是静静立于门畔,似在等待什么。

老道士跪伏在地,额头触冰砖:“前辈……若您尚存一丝灵识,请示我以方向。”

雾气微颤,随即消散。唯有地面留下一行湿痕,蜿蜒如字,却又迅速风干,只余下一点微不可察的梅花印记。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

***

与此同时,南方归棠镇的春分祭典正进行到尾声。百姓们围坐在空椅前,炉火熊熊,木牌化作青烟升腾。主持仪式的老者正是当年那个背着竹篓的小男孩,如今已两鬓斑白,眼神却依旧清澈。

轮到最后一人发言时,是个约莫十岁的女孩,怯生生地上前,手中捧着一块刻有“阿娘”二字的木牌。

“我……我没见过我娘。”她声音很小,但全场寂静,“爹说她在我出生那天就走了,为了救一个掉进河里的孩子。我不恨她,我只是……想让她知道,我现在会做饭了,还会背《归心经》。”

她说完,将木牌投入火中。火焰猛地一跳,竟在空中凝成一朵梅花形状的光影,旋即飘向夜空,融入北斗第七星的方向。

老者闭目轻叹:“第七眼开了。”

众人不解,唯有几个年长者面露惊色。他们记得三年前那一夜,天地震动,星辰齐闪;也记得十年来每逢有人真心告别,风中必有埙声低回。而今,连孩童无意识的思念都能引动天象,说明“归”之愿已非虚传,而是真正扎根人间。

“是不是……守心者要回来了?”有人低声问。

老者没有回答,只是望向北方。那里,一道极细的金线正悄然划破云层,自青苇渡方向延伸而出,直指苍穹深处。

他知道,那不是星光,是愿力的脉络,在重新连接断裂已久的归途。

***

极北之地,昔日苏明烛陨落的冰原早已化作绿洲。溪流纵横,草木繁盛,甚至出现了罕见的梅花林??本不该生长在此处的生命,如今却开得热烈。

一名身穿素白衣裙的女子踏雪而来,眉心一点金痕若隐若现。她是昭宁公主,也是唯一还佩戴着碎玉佩残片的人。她手中提着一只灯笼,内里燃着幽蓝火焰,那是从南疆魂井取来的地灵之火。

她在水晶之心碎裂处停下脚步,将灯笼置于雪地中央。火光摇曳中,浮现出无数画面:阿拙跪于湖心,吹响陶埙;姬重心伸手抚面,泪落无声;七道符印烙入心口,肉身化光……

“你完成了使命。”她对着虚空说道,“可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都不该彻底放手?”

风起,火苗骤然拉长,竟勾勒出一道人影轮廓??灰袍、白发、面容模糊,唯有眼中星光闪烁。

“天下太平了。”她说,“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那光影轻轻抬手,似想触碰她,却又收回。片刻后,火焰熄灭,一切归于寂静。

但她听见了一声极轻的叹息,随风而去,落在一句未曾出口的话上:

**“太平易得,归人难寻。”**

***

而在西域荒漠之中,一座废弃的驿站旁,旅人独坐篝火边饮酒。他是江湖游医,姓陆名知微,半生漂泊,专治心疾怪症。他曾听闻青苇渡之事,却不信神鬼之说,只当是民间附会。

可就在三日前,他救治了一位濒死老僧。老人临终前紧抓他手腕,断续道:“去找……青苇渡的守心人……告诉他,第八愿……已经醒了。”

“什么第八愿?”他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