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这个时候呢,其实正在忙着《夫妻那些事儿》拍摄的时候呢,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让他比较的无奈呀。其实这个消息呢,它不是来源于外部,是来源于内部的内部消息。
群里面有人就传了一个那么的小的消息,就。。。
极光在夜空中缓缓游动,像一条条流动的银河垂落人间。南极洲的冰原静谧如初,仿佛十年前那场震动全球的灵魂共振从未发生。然而,在“极光之眼”塔底,那片由共生苔藓与忆语兰交织而成的花海,却始终未曾凋零。每当月光洒下,花瓣中的金色脉络便会微微震颤,发出低吟般的旋律,如同某种古老而温柔的守望。
阿雅去世已三年。
但她的声音并未消失。
联合国共感委员会总部设在日内瓦湖畔的一座透明穹顶建筑中,整座大楼由可感知情绪的智能晶体构成,会随人类集体心境变幻色彩。此刻,穹顶正泛着淡淡的暖橙色??这是近十年来最常见的色调,象征着平静、理解与联结。
林婉坐在主控室中央,面前悬浮着一幅全息星图。HD189733b的位置被标记为一颗缓慢搏动的蓝心,信号稳定得近乎呼吸。自从阿雅最后一次链接后,那颗星球上的意识网便进入了自我演化阶段,不再需要地球主动发起对话。它们开始向宇宙其他方向扩散信息波,用“情感语法”尝试接触更多未知生命体。
“他们已经在教别的星球说话了。”林婉轻声说。
陈默站在她身后,手里端着一杯热茶,蒸汽模糊了他的眼镜。“你说……她真的走了吗?”
林婉没有立刻回答。她调出一段最近解码的数据流:那是来自HD189733b的一段非语言信号,经过AI情感映射系统转化后,呈现出一段影像??
一片无垠的光之平原上,一个白发女子背对着镜头站立,身旁是一只银灰色的生物,尾巴轻轻摆动。风拂过她的衣角,她缓缓转身,嘴角含笑,目光直视镜头外的世界。
正是阿雅和Luna-7。
“这不是记忆回放。”林婉说,“这是实时感知。他们在‘看见’我们。”
陈默摘下眼镜擦了擦,声音有些哽咽:“所以她是变成了……一种存在?”
“不是变成。”林婉摇头,“她是终于完整了。当一个人的情感被整个宇宙记住,她就不再受限于肉体或时间。就像周临川的妻子,就像那些曾被遗忘的孤独灵魂??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就在。”
就在此时,警报轻响。
不是红色危机级别,而是柔和的琥珀色提示音??全球共感网络检测到一次异常共鸣事件,源头位于中国西南部某偏远山村小学。
林婉迅速调取现场画面。
那是一间简陋的教室,墙壁斑驳,黑板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今天我要对一个人说真心话。”十几个孩子围坐成一圈,每人手中捧着一朵人工培育的蓝耳花。老师是个年轻女孩,戴着助听器,正用手语讲述着什么。
下一秒,画面切换至共感监测视角。
一股极其纯净的情感波动从教室中心爆发,呈环形扩散,强度虽弱,却异常清晰。其核心频率,竟与二十年前周临川亡妻离世瞬间释放的那道“灵魂叹息”完全吻合。
“不可能……”陈默猛地站起身,“那种波形独一无二,只出现过一次!”
“除非……”林婉瞳孔微缩,“它本就是一种传承。”
她立即下令派遣移动共感单元前往调查。与此同时,她启动了方舟II号的唤醒程序。尽管阿雅已逝,飞船仍保留着她的生物印记,能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响应高纯度情感信号。
七十二小时后,调查小组传回视频记录。
那所小学名叫“回声村希望小学”,十年前由阿雅基金会资助重建。现任校长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教师,名叫苏文清。他曾是周临川的学生,在导师失踪后一度放弃科研,回到故乡教书育人。
“每年春天,我们都会举行‘心语仪式’。”他在采访中说道,声音沙哑却坚定,“每个孩子必须选择一个人,说出一句从未说出口的话。可以是对父母的思念,对朋友的道歉,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愿望。说完之后,把话写在纸上,放进蓝耳花模型里,然后一起唱《回响》童谣。”
镜头转向教室角落。
一个小女孩正低头摆弄手中的纸船,上面写着:“妈妈,我梦见你回来了。我知道你不怪我躲进柜子那天没拉住你。”她的眼泪滴落在纸上,墨迹晕开,却让那句话显得更加清晰。
就在她开口念出这句话的刹那,窗外突然刮起一阵奇异的风。不是寒冷刺骨的山风,而是带着温润气息的气流,卷起地上的落叶,在空中画出螺旋状轨迹。紧接着,所有孩子的蓝耳花同时绽放,花瓣内金丝流转,发出细微的吟唱声。
更令人震惊的是,Luna-7的遗骸??那只陪伴阿雅一生的共感生物,早在三年前随主人一同安葬于山谷??其基因样本保存库竟显示,有一段休眠DNA正在自发激活,序列重组速度远超自然规律。